第四十七章,《與臺灣關系法》

“主席、總理,中央書記處:”

“紐約當地時間1月8日晚11時至1月9日淩晨2時,我根據中央指示,與美國派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沃倫羅賓遜奧斯汀進行了持續3小時的不公開會晤,一同參加會晤的我方同志有喬冠華、龔普生、安東、陳翹、浦山。”

“會晤伊始,奧斯汀正式確認,他在會晤中的言談可以代表白宮尤其是杜魯門總統的觀點,我亦依據中央指示做了類似的表述。”

“奧斯汀在會晤中傳遞的資訊主要有以下六條:”

“1、美國願意接受我方提出的基於三八線的南北控制線方案他們現在稱其為‘伍修權線’),同意在此基礎上停戰並展開和談。”

“2、美方希望在正式的和平協議或停戰協議達成一致之前,雙方先就交換戰俘的條款達成一致,以使一萬五千名美軍戰俘盡快回國。奧斯汀轉告我方,在前兩次戰役中被俘的1100名我方指戰員也會以同樣快的速度回國,這些指戰員在美方享受到了符合國際法原則的待遇。”

“3、美國同意我方重返聯合國、蔣介石政府的代表退出聯合國的主張,並且表示聯合國方面已經安排妥當,一切程式性會議將在1月13日北京時間1月14日上午)完成。”

“4、奧斯汀表示,美國對臺灣蔣介石政府的支援和援助不會停止,也無法停止,這不僅涉及到美國的西太平洋戰略,並且受到美國國內政治風向的左右。奧斯汀還暗示,在我方進入聯合國、蔣介石政府退出聯合國之後,美國國會可能會透過一部《與臺灣關系法》,並且杜魯門不得不簽字透過這部法案,否則他本人會遭到麥卡錫委員會的指責甚至彈劾。”

“5、駐日美軍的存廢、駐紮日本的美軍數量絕對不在此次和談的討論之列。”

“6、奧斯汀最後表示,中國進入安理會之後,應該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

……

伍修權與奧斯汀會談之後,代表團的9人徹夜未睡,將會晤速記全文整理成稿,立即用密電發回國內。這時候已是美國東部時間的上午9~10點,北京則是晚上9點多。

前3點基本上都是對中國提出的停戰條件的回應,所謂的回應就是答應了中國提出的條件。

當然,中國提出的這3點條件其實也是自己斟酌之後讓過步的:透過說服金日成,中朝方不再以解放整個朝鮮半島為目標;堅持進入聯合國、逐出蔣介石的代表,但不再堅持要美軍從臺灣海峽滾蛋。這樣的條件提出來,就給了雙方停戰起碼的政治基礎。

前3點當中美國加料進去的是戰俘問題,這其實也不是提出新的條件,而是希望中方給個準信,可別像蘇聯那樣把一萬多美國人弄到西藏挖蟲草。這一點中方代表團已經從國內瞭解到了足夠多的相關資訊,當場就給予了美方十分肯定的答複。

第4條是奧斯汀強調美國不可能放棄臺灣。第5條是個題外話。

第6條是個什麼東西?

在中南海,主席、總司令、劉副主席、陳澐在研究奧斯汀提出的第6條。這不是條件,更像是一個忠告。

主席:“現在形勢發展到這樣,美國的《與臺灣關系法》是不是被搞得提前誕生了?”

劉副主席:“檔案裡沒有告訴我們兩岸形勢是如何發展的,尤其是沒有時間表,但大致可以推測出這樣一個脈絡,在初期本來有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我們遭到帝國主義的全面封鎖,主要是從海上的封鎖。當美國實在無法封鎖我們,最終我們不可阻止地進入了聯合國、逐出了蔣介石政府的代表,美國退而求其次,用與臺灣的所謂特殊關系來束縛我們。現在,這種局面提前出現了。”

主席:“美國人想的是束縛,可最多也就是給我們添個堵。最終大家不都是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嘛,臺灣島也不會長腿自己跑掉,他再有什麼特殊關系,又能怎樣呢。但值得我們注意的是,2021年我們與臺灣島的貿易額,比俄羅斯還高。”

陳澐:“很顯然,美國在這個時候會花大量的金錢援助臺灣,不僅是軍事援助,還有大量的經濟援助和支援,所謂的橋頭堡,不只是一個軍事堡壘,還是一個政治視窗。現在在柏林,西柏林和東柏林就是這樣的視窗,西方給予西柏林很大力度的經濟優惠甚至補貼,我聽說蘇聯和民德也在做同樣的事,把東柏林用錢堆得漂漂亮亮的。臺灣應該就是這樣,獲得了很快速的發展。”

主席:“這恐怕有點片面嘍。沒有哪個國家也沒有哪片地區,是光靠補貼和援助就變成富庶地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