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1月30日天亮,志願軍的75毫米山炮和迫擊炮停止發炮,三個營退去,留給美軍的是一片狼藉。

31團以為自己又頂住了一個晚上的中國軍隊進攻,實際上是,27軍把美軍拖入了疲勞戰。

不只是人員疲勞,彈藥供應也出了大問題。在歷次防守和突圍作戰中表現極佳的40毫米自行高射炮彈藥幾乎告罄,30日白天空投的物資當中40毫米炮彈太少,平均下來每門炮只能補充4到5個彈夾16~20發炮彈)。

這怎麼說呢,以博福斯40毫米炮的射速,一秒多就可以打完一個彈夾,3~4個彈夾就是通通通幾下就沒了。

30日白天,美航空兵向新興裡派出大量運輸機,空投糧彈——看來美軍急了,這支部隊已經被團團圍住,更要命的是,有可能增援美步31團的陸戰一師也被團團圍住,如果不採取強力支援措施,美步31團可能會被殲滅在這裡!

27軍絕不會讓美軍那麼順順當當地吃空投。志願軍派出七八個迫擊炮組在美軍防線外3~4公裡遊走,每個炮組1門81毫米迫擊炮,全人力背負肩扛,便於隱蔽躲避美軍空襲,美軍要空投物資,炮組就抽空架炮,用最大射程裝藥朝包圍圈裡的美軍甩幾發迫擊炮彈,然後在美軍飛機或榴彈炮反自己之前轉換位置或幹脆揚長而去。

31團對此沒有太多的辦法。擴大防禦圈讓空投物資落地的區域更加安全?不行,現在31團傷亡太大,已經沒有足夠的兵力擴大防禦圈了。

30日白天,從柳譚裡突圍到西興裡的陸戰一師第5、第7團繼續向南進擊,目的很明確:打到富盛裡與史密斯師長所在的陸戰1團集合。

至於下碣隅裡,已經被志願軍佔領並且把機場徹底破壞掉,在此停留已沒有意義。

昨天被第5、第7團沖破死鷹嶺防禦陣地的24軍殺紅了眼。在從西興裡通向南邊的公路,24軍71師面對50多輛“潘興”坦克再加上裝甲車的結陣攻擊,頭頂還有美軍的飛機轟炸掃射,之嚴峻戰士用防坦克壕溝、障礙物、地雷、火箭筒、炸藥包,甚至在下碣隅裡扒拉出來的美軍“巴祖卡”和“超級巴祖卡”都現用上了。

戰至30日下午,陸戰一師未能突破71師的陣地,丟下5輛“潘興”和十幾輛裝甲車、300多具屍體退回西興裡。

這一仗打完,71師3個團也只剩1個團有戰鬥力了。

11月30日夜晚。

經過兩天的調整、準備,27軍對新興裡殘敵的總攻戰鬥打響。

80師238團從東北方向攻擊新興裡,240團從正南及東南方向攻擊,81師241團從正西及西南方向攻擊,242團從正北方向攻擊,243團擔任總預備隊,預防美軍突圍。

晚上9時,27軍集中所有75毫米山炮、重迫擊炮,進行了15分鐘的火力準備。9時15分,推進到一線的軍屬野炮營打響,以直射火力摧毀美軍外圍的碉堡、防禦支撐點。

因為進攻前“慢”,軍屬野炮營終於艱難地從後方機動到了戰鬥一線75毫米野炮比75毫米山炮重很多),野炮的直射讓志願軍總攻部隊較為順利地突破了美軍的第一道防禦線,從正南及東南方向攻擊的80師240團動作最快,第一個沖進新興裡。

美步31團的代理指揮官費斯上校親率裝甲分隊來填突破口,沖入新興裡的240團依託民居建築與裝甲分隊周旋,裝甲分隊雖然左沖右突,但始終無法把240團從新興裡趕出去。

11時30分,臨近午夜。鏖戰兩個小時的志願軍21師的防禦工事,整個新興裡處處是槍聲,志願軍以沖鋒槍、手榴彈、刺刀與美步31團展開近戰,雙方的傷亡數字都在急劇上升。

零點到來,時間進入12月1日,美步31團終於顯露出頹勢。

零時10分,費斯上校乘坐的裝甲車被一枚75毫米山炮炮彈打斷履帶,費斯和四名參謀、五六名士兵下車,進入附近的民房,在這裡透過步話機指揮31團繼續抵抗。

238團2營1連的60多名戰士在連指導員的帶領下正在這間民房附近活動。見這裡門口停著一輛拋錨裝甲車、屋內燈光大亮卻沒有槍炮聲,就命令部隊朝這裡進攻。

裝甲車的12.7毫米重機槍朝黑暗中的人影射擊,試圖攔阻攻擊,但很快1連的另一組戰士摸黑從死角接近裝甲車,用集束手榴彈將裝甲車炸成了廢鐵。聞訊逃竄的費斯上校剛剛沖出房門,就被1連戰士的沖鋒槍打中數彈倒地身亡。

美步7師31團——北極熊團,成名於蘇俄成立後西方國家在遠東的幹涉戰爭,“北極熊團”就因此得名。在二戰時的菲律賓曾經被日軍全殲過一次,但恢複建制之後31團在太平洋戰爭中屢立戰功,完全報了菲律賓的一箭之仇。

5年之後,“北極熊團”在朝鮮半島的冰天雪地,再一次領略了被全殲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