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一戰下碣隅裡(第2/2頁)
章節報錯
重炮指望不上了,那75毫米山炮呢?20軍在下碣隅裡的三個師各有一個山炮營,總計36門日式山炮,然而由於行軍路上騾馬大批凍死,36門山炮只有17門抵達前線。
17門就17門吧……3個師的17門山炮全部湊起來支援58、59師進攻下碣隅裡。
在山炮迫擊炮的支援下,4個團從4個方向發動第一波進攻,然後……被擋住了。
下碣隅裡的“圍子”裡面有陸戰一師第1團的1個營約1000人、戰鬥工兵第2營700多人,偵察營500多人,這三個營都是正牌步兵。此外還有2個榴彈炮營、5個運輸連、陸戰一師師部,總計四千多人。
這2200人的作戰部隊、2000多人的非戰鬥部隊,居然擋住了4個團的進攻!
志願軍雖然在28日淩晨突入了下碣隅裡的防禦圈內,沖鋒槍、手榴彈、部分地區還發生了白刃戰,但美軍慌亂過一陣後,重新整理防線,並且還能發動小規模的區域性反擊。
在反擊中,前線指戰員發現陸戰一師不管是正牌步兵還是後勤人員,幾乎人人都有槍,而且使用槍械還都比較嫻熟。
在志願軍的一個軍裡面,步槍沖鋒槍數量大約是全軍總員額的13,加上包括手槍在內的其他槍械,佩槍人數也只是全軍人數的大約一半。但美軍就算是廚師都能隨手抽出一支1卡賓槍來,當卡賓槍子彈打完了說不定還能從腰上拔出一支自費購買的1911a1……
至28日淩晨,20軍感到前線打得不是很順利,果斷下令預備隊那兩個團前插投入戰鬥。這時候讓志願軍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下碣隅裡的“圍子”裡以及南邊飛來一串又一串的重炮彈,封堵住了預備隊增援通道。
陸戰一師有6個重炮營,在下碣隅裡有2個營,在富盛裡有2個營。三十多門105毫米榴彈炮和三十多門155毫米榴彈炮在增援通道上打出了一條不間斷的火網,這條隔離帶成為27~28日下碣隅裡戰鬥的決定性因素。
28日淩晨4時30分,判斷今天的進攻無法徹底打垮下碣隅裡之敵,20軍下令進攻的4個團全線撤出,在天亮之前回到下碣隅裡附近的山上。
一夜的鏖戰,陸戰一師傷亡700餘人,佔下碣隅裡基地總兵力的16。20軍參與進攻的4個團傷亡1100人,但無論陸戰一師還是志願軍參戰部隊,都還有再戰一局的能力。9兵團是解放軍的精銳兵團,陸戰一師也是美軍的王牌。
志願軍也不是毫無斬獲。在突入下碣隅裡防禦圈後,58、59師一陣亂炸,摧毀了大量堆集的物資、彈藥、帳篷、汽車,美軍的日子不太好過了。
更大的成果是志願軍摧毀了下碣隅裡機場的塔臺和導航設施,在跑道上炸出了幾個坑——雖然坑是可以修複的,但現在機場已經在志願軍迫擊炮的控制範圍內,即使在白天,附近山上的志願軍迫擊炮小組也可以快打快閃,在美軍飛機轟炸掃射之前給機場來上幾發,這就是說,下碣隅裡機場幾乎是無法使用了。
9兵團司令部。27~28日的夜間戰鬥彙總統計完畢,作戰參謀們的意見是進攻大致上達到了目的,但意外的情況不少。
除了下碣隅裡美軍的抵抗超出預期,新興裡的進攻組織得也不好。
本來27軍三個師從三個方向包打美步7師31團的,可是79師使用的舊日式地圖有錯誤,沒能按期趕到新興裡。
於是三面包打變成了兩面攻擊,留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還好31團沒打算從缺口沖出去,而是自信爆棚地選擇了原地固守。
可能也是美國陸軍的部隊不想掉頭回去和陸戰一師混在一起)
仔細檢討下碣隅裡的戰鬥,參謀部和陳士榘都不得不承認,美軍的炮兵實力是9兵團進攻功虧一簣的主要原因。
美軍不但重炮多,而且在下碣隅裡和富盛裡這相隔10公裡的兩個地方,兩個炮群的火力居然可以協調起來,共同覆蓋一片目標,打出了阻隔增援的隔離帶!
陳士榘指著地圖上炮7師隱蔽停留的地方:“炮7師必須用於支援下碣隅裡的戰鬥,柳潭裡和新興裡不管,只剩13門炮不管,要多走幾個小時我也不管,今天晚上、明天淩晨,必須讓炮7師的重炮彈打進下碣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