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執掌天下共三十一年,在這三十一年裡他基本只做了兩件事,立規矩,然後殺人。

他先為自己的天下,為自己後世的子孫立下規矩,然後再將違反了規矩的人殺死。只是不知道他是怎麼分析的,覺得有能力違反規矩的人也應該死。於是乎造反的胡惟庸死了,能造反的常遇春,藍玉他們也死了。

這三十一年中,他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殺人魔王。

只要他想殺一個人,這個人就基本死定了。但實際上在這個天下還有一個半人能攔住,第一個人就是馬皇後,也只有馬皇後的勸慰朱元璋能真正的聽進去,不需猜疑,因為他知道這個老妻的心永遠在自己身邊。但很可惜,馬皇後洪武十五年就去了,這對朱元璋是個噩耗,對生活在洪武十五年到洪武三十一年的文武百官更是個噩耗。

馬皇後死後,朱元璋的思想走向了一個極端,他想給自己的兒子朱標留下一個鐵打的江山。朱標是馬皇後唯一的兒子,朱元璋對朱標的愛也是真的。但可惜,他們似乎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朱元璋淮右布衣出身,看破了仁義道德,是個現實主義的人,而朱標呢,偏偏成長在一群文官手裡。

這些文官的精明比不上朱元璋,因為朱元璋不和你講理,他和你講刀子,於是他們換了一個目標。他們將朱標同化成自己的一員,然後讓朱標去攔阻他老爹。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他們做的是對的,這個計刮有兩個要素,第一,朱元璋無論如何不會殺朱標;第二,朱標一定是未來的皇帝,朱元璋這輩遭罪,大不了朱標的時候再享福就好了。

很可惜,朱元璋確實不會殺朱標,但朱標自己被朱元璋嚇死了。這一年正是洪武二十五年。

朱標的死對文官集團來說是個打擊,因為他們的投資失敗了。但這個世界上真正為朱標的死傷心的人只有兩個:他的父親朱元璋和他的兒子朱允炆。

對於朱元璋來說,他能做的,或者說是彌補,只有一個,就是將他對朱標的愛轉移到他的兒子,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身上。為此,他在自己其他兒子還在的情況下,立十五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讓他來繼承江山。

而對於朱允炆來說,他所能做的,似乎就只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哀悼了。

按理說十五歲的少年也已經算是個男人了,但成長於深宮大院的朱允炆其實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只知道,為自己遮風擋雨的父親去了。自己的生活也要變了。

月黑風高,正是殺人的好時候,也是密謀的好機會。如果你想找人搞點什麼陰謀,那現在正是個好時候。

此時此刻,天門的枯井邊,圍了二十四把椅子,而枯井已經被一塊平整的青石板蓋住,成了一個簡單的方桌。

本來空無一人的小院中,不知何時,來了一個人,找了一把椅子坐下。過了一會,又一個人來了。他們之間也沒打招呼,就只是靜靜的坐著。之後又一個人,又一個人,知道二十四把椅子坐滿了。天確實黑,也沒有人掌燈,這二十四個人臉也互相看不清,只是隱約看他們的衣著知道他們是宮裡的太監。

二十四個人靜靜地坐著,坐著。

良久。一個人開口了:“驗明正身吧。”也不知是誰說的。

但他話音落下,眾人紛紛往懷裡一淘,接著往中間青石桌面一扔。

“啪啪啪啪啪。。”一連串的響聲之後,桌面上出現了二十四塊金牌,交錯縱橫,正好拼成了一副八卦圖。

“老劉”又一個聲音響起“身份沒錯,說事吧。”

“任老門主走了。”最開始的聲音再一次響起“留了個傳人,讓咱們照顧,叫徐雲錚。這是第一件事。”

“第一件事,那就是還有別的了?”

“啊”黑暗中的人清咳一聲“咱天門在這枯井下的傳承,老門主也留給了那個徐雲錚。大家都知道,天門地宮傳承的機關要不然就是憑著這二十四塊金牌來開,要不然就是門主用機關來開,現在機關留給了徐雲錚。。”

“怎麼?你要問出機關?”一個粗獷的聲音猛然打斷了前者的話。“老門主走了我信,你要說老門主死了。。。嘿嘿嘿,你不怕腦袋掉了?說不定老門主就在這附近呢。”

“聽咱家說完的,老四你性子怎麼還這麼急啊。。”

“哼,諒你也沒那個膽子”粗獷聲音回道。

“老門主的意思,這個傳承,小門主功力未成就是知曉機關也開不開,而等他功力成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事,叫咱們不要管,也不要動。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就不要再來這裡了。”

又是一陣沉默。。

“老門主對咱們恩重如山,又有門規在上,這沒什麼好說的。”

“今天咱家就是想帶你們見見小門主,然後給他鋪條路,好歹有個方向不是?順便也議一下咱們今後的路。”

“這話說道點子上了。但咱家腦子慢,哥幾個先說說吧?”

“總要先見見小門主吧?”

“小門主在附近,等會再叫他過來趕趟。先說咱的事吧。”

“朱重八又不信咱們太監,一人乾綱獨斷,路不好走啊,能活都不容易。”

“總有他管不到的。這諾大的皇宮是他的,但不也是咱們二十四監的嗎?”

“就是就是,就算他朱老八天眼天耳,他也不是長生不老,我看宮外那群大頭巾的路就不錯,瞄著他的下一代。他們能做,咱們還不會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