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六識沉淪(第2/3頁)
章節報錯
六識全開,方圓五裡的蟲鳴蟻走都不能逃過他的耳目。
五裡,並不能涵蓋這整個龍門大營,可這段距離好巧不巧的恰恰將吳克敵的中軍大帳也括了進來。
聲音很雜亂,心思紛飛,想從這其中找到自己所要聽到的訊息很難。好在時間充裕,一天不行便是兩天,三天,總有找到的時候。
龍門關外,天眼天耳所不可及之地,道衍看著面前心思細膩的蒼莽頭領,看著他一身大汗的從慾望中逃離出來,兇惡而平和的眼中閃過一絲鄙夷與驚訝。伸出一根手指在那粘稠的粉末上點了一點,放在口中。
雙眼之中陡然激射出駭人的光彩:“波旬之花,原來還有傳世!”
“大。。。大師,也識得此。。。啊。。等妙物?”胡車兒渾身戰慄的站起身,迷醉的笑道。
“花開兩色,一色謂之佛,一色謂之魔。施主,你沉淪了。。。”
二百四十九章 亂風華
黃昏的餘暉在金瓦上縈繞,十二瑞獸雕琢向天嘶吼,昭示著皇室的威嚴。太監宮女們在四下不知所謂的忙碌著,一隊侍衛手持長戈在殿前走過。
大明帝國,年輕的君主站在文華殿前,愜意的欣賞著方寸之間真正屬於自己掌控的天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聽起來當真威武雄壯。皇位,便是想一想都會人頭落地的一把椅子,只有真正坐在上邊才能體會到其中的艱難與不易。
所謂帝王,法、術、勢,三者合一,至高無上,一言而決天下人生死。相比於朱元璋這位開國之君,朱允炆要差的太多太多。
最直觀的比較,朱元璋殺了十萬臣公,無人敢以一言相諫,而那邊廂自己最親近的朋友只是在少室山上轉了一圈,死了千把個人,朝堂上便沸沸揚揚的吵了一個月。
有人沉默,但更多的人慷慨激昂。
文淵閣中方孝孺和解縉每天都要收下數以百計的有關此事的奏摺,洋洋灑灑的千字文,最後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徹查少林血案。
其實沒什麼好查的,東廠調兵入河南,沒有他這個君王的首肯,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每個人都清楚,只是出於種種原因選擇了忽視。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陛下。”劉喜在身後將一件金龍披風披在朱允炆的身上,嫻熟的捋順了上邊的褶皺,低聲道:“都是些擺弄嘴皮子的,嚷嚷的厲害,您不必為此煩心的。”
朱允炆嗯了一聲,望著東邊司禮監的方向道:“印子都蓋上了?”
“大都蓋上了。”劉喜點點頭,回道:“方、解兩位大學士提了案子,那邊兒奴婢們看著差不多也就過了,只是餘杭和桑落兩縣前些時候招了水災,需要調撥錢糧,具體數目奴婢們生疏,還要陛下您禦覽。”
“放在殿中吧,一會兒朕會看的。”
秋風中的南京醞釀著江南獨有的陰冷,紫禁城也不能例外。幾個太監在殿中將火盆生起,三十六盞貢燭散發著淡淡的藥香。
朱允炆在書案後坐下,賑災的摺子在面前展開,手裡提著一隻朱筆,細目觀瞧。
“都下去吧。”
劉喜將眾奴婢屏退,輕步來到朱允炆的身旁,眼觀鼻,鼻觀心,猶如一尊木雕。
“七萬,八萬,糧六萬擔。。。”朱允炆喃喃的唸了幾聲,覺得數目差不多,便在摺子上畫下一個紅圈:“劉喜。”
“奴婢在。”
“回頭讓東廠那邊兒盯著點兒,敢亂伸手的直接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