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真的是個變數啊。’

徐如意坐在莫愁湖的岸邊,將手裡揉搓了半天,有些發熱的石子甩向波光粼粼的湖面,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東廠,又稱東緝事廠,為大明朝永樂皇帝朱棣首創,是第一個以太監為首的暴力機關。從創立到結束,見證了整個大明朝的興衰。理論上來說,東廠和錦衣衛的職能雖然相同,但實際上東廠的地位要高於錦衣衛,至少絕大多數時間是這樣的,只有嘉靖朝例外。朱棣信任太監是因為他靖難的時候太監出了大力馬上的鄭和南征北戰,南京城下,京師的宦官帶頭開城投降),而他以後的皇帝,自小長於深宮大院,閹宦之手,而錦衣衛畢竟是外臣,所以皇帝繼位之後便更加信任由親信太監掌控的東廠,正應了那句:聖眷就是權力。

如今朱元璋建立了東廠,內心裡或許對太監的防範略有放鬆,但也應該只是略有而已,一旦徐如意和東廠發生了什麼不和他心意的事,朱元璋未必不會再舉屠刀。

‘或者。。。。我把他殺了?’徐如意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心虛的左右看看,發現沒人,才又放下心來。

殺了朱元璋,難度太大。之前武功低微的時候還沒有感覺,這次見面,徐如意總是能夠從朱元璋的身上感覺到若有若無的危險,那是一種兔子被老虎盯上的感覺,讓他汗毛直立。想想也是,如果朱元璋那麼好殺,估計老劉早就下手了,畢竟朱元璋對太監的苛責也不是一年兩年了。

說起老劉,徐如意又想到了天門,他們人呢?

劉孝感一直待在朱元璋的身邊,可李彩娛呢?除了他倆,宮裡還有六個堂主。

“怎麼都不來找我呢?”徐如意喃喃道。

目光所及,一艘小舟,由遠及近緩緩駛來。

正是盛夏時節,遊湖之際,出外踏青之人不少,徐如意也沒在意,或許只是碰巧要在這裡停靠一會兒的吧,雖然這裡有點兒偏僻,雖然。。。

徐如意目光一凝:‘怎麼沒有船伕?!’

“久等了吧。”小船駛到船倉裡傳來一個陰沉的聲音,尖細的男聲,別人聽了或許只覺得有些古怪,但徐如意卻聽出了來人的身份:太監。也只有太監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

“啊,久等了。”徐如意隨口答應了一聲,四個字裡有三個字都是從對方的話裡摘得,這是一句廢話。雖然對方是太監,但畢竟沒有表露身份,也沒有露出樣貌,徐如意又怎麼知道對方是誰呢?

“呵呵。小門主好謹慎的心思,倒是不錯。”聲音再度響起,語調平淡,聽不出來者的情緒表情。

“你是?”

船艙裡的男人並沒有順勢報上自己的身份,而是徑自說道:“東廠創立,朱元璋的眼睛必然會緊緊盯著你,天門暫時不方便與你聯系,你也不要到處尋找,仔細想想東廠的安排架構才是正事。真到必要的時候,自會有人聯系你的。告辭。”

話音一落,小船就慢慢的又開走了,就好像真的只是順水飄到這裡的一樣。

架構?

徐如意早就已經想好了。剛剛和雲錚說的只是一些基本的架構剩下的還多著呢。

前世在當混混的時候,徐如意就曾經設想過,如果自己成立了一個幫派,或者組織,應該怎麼管理。雖然他沒這個條件,但想想也不犯法,誰能料到,在這大明朝還真就用上了。

現在缺的,就只是人手了。

站起身來,隨手掃掃身上的幾片落葉,徐如意向著客棧走去,兩個現成的家夥,不用白不用。

王永真在無聊的時候時常想起自己以前在青城山上的日子,師父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師弟師妹們景仰崇拜的目光。一幕幕不時的從眼前飄過。尤其是那個深夜,師父丹陽子將自己單獨叫到後山密林中,傳授自己回風舞柳劍法的時候,說的那句:“永真,將來這青城派就要叫到你的手上了,你要努力。”那殷切的目光給了自己極大的鼓勵,從那以後,自己不時的設想自己將來當上掌門之後要做的事,甚至為青城派的崛起還做了不少計劃,只可惜,現在都用不上了。現在自己最大的感覺,就是人生沒有了動力,也沒有了方向,也因此,當徐如意提出要他加入東廠的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