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放牛皇帝(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糧餉軍械等一應物資一併交給平安押運便是。”
“遵旨。”
“退朝,允文隨朕來。朕有話和你說。”朱元璋起身向後宮而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三拜九叩,隨後陸陸續續的退了出去。
“起來吧。”宋國公馮勝神色複雜的看著地上的老友藍玉,不知該說什麼。
‘朱元璋!朱重八!’藍玉緩緩起身,猛地一抽鼻子,隨後伸手擦去臉上的淚水,一言不發,邁步向外走去。挺拔的身影,堅毅的步伐,當年那個縱橫疆場的藍玉又回來了,就在此刻,準確的說,是朱元璋拒絕他的懇求的那一刻!
“不要做傻事啊。”馮勝喃喃道:“沒人會跟你的。”
爺孫二人從金殿裡出來了,朱允文攙扶著朱元璋在皇宮裡漫無目的地走著,老張領著宮娥太監遠遠的跟著,四下無人,朱元璋在自己心愛的孫兒面前,也就收起了天子的威嚴,言語間,只有長輩的關愛,以及做為皇爺爺的那種。。。。。擔憂。
“皇,皇爺爺。”朱允文弱弱的說道:“孫兒。。。。孫兒。。。”
“怎麼了?”朱元璋有些好笑的看了一眼朱允文:“我是你爺爺,咱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嗎?”
朱允文咬咬牙,說道“孫兒是不是做錯了?”
“唉。”朱元璋嘆了口氣:“也不能全怪你。”
朱元璋與朱允文的關系,由於早先徐如意的緣故,如今已經親近了很多。雖然朱允文對自己的皇爺爺還是有些怕怕的,但已經能試著體諒他了,有些話,也不像以前那樣一直憋在心裡。
而朱元璋為了能讓朱允文盡早的適應朝廷政務,便準許他每日裡與自己一同上朝聽政。這些之前也有過介紹,不過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朱元璋有意的放任朱允文在朝堂上適當的培養自己的勢力,而且不必事事提前與自己稟報。
也正是有這個前提在,朱允文才會讓黃子澄上書彈劾蜀王朱椿,而朱元璋卻並沒有提前得到任何訊息。
“你呀。還是太年輕了。”朱元璋停下了腳步,隨手指向不遠處的一棵二人合抱粗細的大樹,問道:“如果爺爺給你一把斧子,讓你去把那棵大樹砍倒,你當先砍何處?”
“這。。。”朱允文看看那棵樹,沉思片刻,試著答道“當然是先砍主幹啊。”
“對啊,應該先砍主幹啊!”朱元璋的語氣意味悠長。只可惜,看朱允文那懵懵懂懂的樣子,顯然並沒有明白他話裡的意思。
“朕也是糊塗了,和自家孫兒打什麼啞謎。”自嘲的搖搖頭,朱元璋說道:“爺爺知道,在你心裡,始終對你的那些叔叔們不太放心,你想削藩,對吧。”
“是”朱允文老實的答道,和自己的皇爺爺又有什麼好隱瞞的。
“對朕來說,削藩不過是一念之間的事情而已。”朱元璋眼現睥睨之色:“朕是皇帝,打下這大好河山,建立了我朱明王朝的洪武皇帝。你的那些藩王叔叔們,說白了,也不過是朕的兒子,是臣子。只要朕一道旨意,天下藩鎮自然也就沒了。”
“那爺爺你。。。。”朱允文的話沒有說完,便被朱元璋打斷:“可朕問你,你對叔叔們不放心,那這滿朝文武你又對誰放心呢?”
“這。。。。”朱允文愣住了,思索半天,心裡竟然一個人選也沒有。
“這也是朕的無奈啊。”朱元璋又緩步前行,嘴裡嘆道:“藩王權利過大,朕能做的,也只有盡量的限制,甚至故意給他們安排些敵人來制衡,不然的話,前年藍玉出征蒙古,朕就會讓他直接將所有元人殺死,而不是還留下一絲元氣。如果真的裁撤了藩鎮,那空出來的那些官位,權利,你又讓朕交給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