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夫,你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我一定完好好獎賞你。”

鬱寧說著問王桓有什麼想要的,王桓卻搖頭,他向來沒什麼野心,此時聞言也想不出什麼想要的東西。

鬱寧見此,低頭苦思一會兒,拍手道:“這樣,以後這白砂糖賣出去的錢,都分你一厘的利。”

王桓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將這糖做出來,心中也很是自豪。可是聽到鬱寧的這個獎賞,卻感到有些受寵若驚。

“這怎麼行,方子都是公主提供的,屬下不過是照本宣科,哪裡敢領這麼大的獎賞。”

一厘看著不多,但這可是純利潤,要是賣出去的貨多,日積月累也是很大的一筆財富。他知道清寧城正是缺錢的時候,自然不願意要這個獎賞。

況且,先前周濟他們研發出水泥,不也沒有這個賞賜嗎?

獨獨自己得了,倒是顯得有些特例了。

鬱寧聽完對方的理由,沉默了片刻,點頭道:“先前是我想得不夠周到,這樣以後我們定個規矩,只要是為清寧城中研發出新的東西,都可獲得這件東西的一厘利潤。”

“可是……”

王桓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拒絕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鬱寧抬手止住了對方的話,接著道:“當然,如果是我提供的方子,那麼這獎勵也分一半到我的私賬上。另外如果東西是多人合作研製成功的,那麼獎勵也按照眾人功勞進行劃分。”

鬱寧說完,轉身回到桌案後,提筆將這件事的條例寫了出來。

第二天,這個事情就公佈在議政大廳前廣場裡的公告欄上。對原本發明瞭水泥、花露水和蚊香的周濟王桓兩人的獎勵,也寫了出來。

眾人看後,欣羨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是不論是何種心情,回家後都不由開始琢磨,想著自己能不能也做出個新東西來。

這倒是為以後清寧城中的創新發展,埋下了種子。

“啟稟公主,學院新招的老師,已經全部完成了簡字、拼音和算學的學習,學院也做好了招生的準備。”

正月十五,所有人恢複工作,鬱寧召開了年後第一個工作會議。

討論完律法的研究後,鬱寧問起學院的事情,謝芳芝起身回複道。

鬱寧聞言,滿意地點頭,“那今日會後,就宣佈招生吧!”

“是!”

學院的工作已經準備了一個多月,各項事宜,都已經確定得差不多了,鬱寧並不是特別擔心。

倒是閱書閣的工作,限於島上的藏書有限,推行得很慢。

“陶熹,聽說你以前做過書坊的工作?”

陶熹就是那日,在新招工人群中當眾對鬱寧問話的那人。前些時候書院招老師,他來應聘,謝芳芝見對方學識不錯,就收下了。

今日所有新招來的老師,也參加了這次會議,所以他也在列。

聽到鬱寧的詢問,陶熹淡定地拱手道:“是的,屬下曾經經營過一家小的書坊。”

“那麼你對印刷之術瞭解多少?”

“屬下的書坊小,大多書籍都是找人抄寫的,不過也曾做過一兩部熱銷書的雕版。”

大禹朝現在還沒有活字印刷術,書籍的傳播主要靠人抄寫或者雕版印刷。

鬱寧聞言點頭,“我這裡有一份工作,想交給你去做。如果你能完成,以後閱書閣,就交給你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