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被拋棄了嗎

“殺呀!殺死狗皇帝!”

“沖呀!”

“保護皇上!”

難民不知道從哪裡知道的皇上的蹤跡,黑壓壓的人群如同喪屍般碾壓過來。一路上的所有花草綠植,勉強抵抗的禁軍守衛,全都被淹沒在人群之中。

喊殺聲,慘叫聲,難民沖擊的聲音和禁軍撤退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瞬間撕破了皇城內殘留的和平景象。

含元殿到含光殿短短幾十米的路程,此刻的鬱寧卻覺得如同天與地一般遙遠。

原本守衛在含光殿的侍衛全部沖殺出去,企圖能將難民前進的腳步阻擋片刻。

禁軍侍衛理應是大禹朝最精銳的武力,他們本是從全國的部隊中選拔的最優良的人才,配備著最先進的武器和防禦最好的甲冑。

縱然難民的人數多上幾倍,都不應該是禁軍的對手才對。

可惜,這只是理論上的,或許大禹朝以前的禁軍是這樣的。

大禹朝傳承至今已經兩百多年,曾經的大禹朝也曾輝煌過。

最鼎盛之時,甚至吸引了萬邦來朝。

金戈鐵馬、開疆擴土、國泰民安,這些詞語都不能概括大禹朝曾經的輝煌盛世。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毀在了八十年前的庚寅之變中。

大禹朝建國之初制定的種種國策,在歲月中早已變質。土地兼併軍閥割據,加上天災不斷導致外族入侵——庚寅之變,皇室遷都。

現在的禹京城並不是最初的禹京城,最初的禹京城早已毀滅在戰火之中。

庚寅之變中舊京城被破,皇族成年男性被屠戮殆盡。最後僥幸活下來的年幼皇子,被平定叛亂的河東道軍閥重新扶持上位,大禹朝才沒有就此滅亡。

庚寅之變雖然被平定,大禹朝的國運卻從此開始走了下坡路。

在外,各地的軍閥雖然表面上仍歸屬皇朝,但是稅賦不上繳,軍隊不聽號令,大禹朝對各個地方政府基本已經失去了控制力。

在內,年幼的皇帝上位,朝政不是被外戚把控,就是宦官專政。

大禹朝前一百二十年一共六位皇帝,後面八十年卻足足有十八位皇帝。

皇帝頻繁的更換,導致了更加混亂的朝政。

說到這,倒是要稱贊一下當今皇帝的運氣。

禎文帝從七歲登基,在位已經二十五載,真是打破了一眾祖宗的在位時間記錄。

不知道這與他是先帝獨子,又僅僅只有一位年僅三歲的皇子是否有關。

扯遠了,說回到現在。

現在的禁軍早已不是百裡挑一的精銳,禁軍營已經成為各種貴族子弟、紈絝浪子的鍍金踏板。

讓他們吃喝玩樂可以,讓他們行軍打仗,可能逃得比主帥還快。

這也是為什麼禹京城會被一群骨瘦如柴、手無寸鐵的難民攻破的原因。

難民如同潮水一般圍攻過來,眼看著跑在最前面的人已經要阻擋住三人的道路,翠屏直接一手一個將鬱寧和雲姑姑拎了起來,運氣三兩步飛身到含光殿前。

“陛下詔令,傳清寧公主進殿。”

眼看侍衛仍牢牢地把守著殿門,沒有開啟的跡象,翠屏立即喝道。

鬱寧也順勢將手中的聖旨,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