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太子生母
章節報錯
整個北遼皇宮建築宏偉,裝點精巧,由能工巧匠精雕細琢,時時維護,處處都顯得恰到好處,相稱得宜。只有這德清宮,是宮中一處特殊的存在,與北遼宮整體的氛圍格格不入,雜草叢生,似是荒廢多時,年久失修。滿目看去處處瘡痍。毫無疑問,沒有哪個寵妃會住在這樣的地方。
兩人到了這兒,瞧清了這邊的景緻,葉瀾懊悔的只想給自己幾巴掌。方才她那般問東問西,怕是平白害了熙羽傷心。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去瞟向他,因著心中羞愧,這個動作本已是十分小心,卻還是被他瞧見了。他還兀自搖了搖頭,用眼神安撫了她,好像傷了心的是她。這樣一來更是叫葉瀾羞愧難當。
越來越接近德清宮的大門,熙羽走得很慢,她卻看得出他的著急,大約就是古人所言“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所言之意吧。葉瀾忽然有些心疼起這個揚名四海,獨當一面的太子爺了,一個人,縱然再能力卓越,人前再是傲然而立,都有心尖兒上一點繞指柔,時時牽掛著,柔軟的不可思議。
熙羽情切至甚,一直躑躅半晌,二人才來到了德清宮的門前。門前兩位守著的老嬤嬤對熙羽這個太子爺很是恭敬,見了他便端正行禮:“奴婢給殿下請安。”
熙羽面無波瀾,點了點頭。遲疑了片刻,才輕聲問:“母妃怎麼樣?”
兩個嬤嬤趕忙說:“娘娘此時正等著殿下呢,殿下別耽擱了,快些進去吧。”說著,便拿出一早準備好的鑰匙,開啟了一側的小門,放熙羽進去。熙羽當先進了門,葉瀾正要跟上,卻被嬤嬤攔了下來,“姑娘,姑娘進不得。”
熙羽聞聲,才恍然想起自己還帶著葉瀾,回過頭來,道:“嬤嬤,讓她進來吧。”
兩個嬤嬤看起來十分為難的樣子,大約此處有明令禁止不許旁的人進去,葉瀾正想同熙羽說在外面等著他出來,他卻十分篤定地對嬤嬤道,“放她進來,若有人問起,我自會擔著。”
兩個嬤嬤這才無可奈何,也放了葉瀾進門。二人進門後,嬤嬤們還十分緊張,趕忙檢視四周有沒有旁人看見,待仔仔細細看了一圈,看到宮巷中空無一人才稍稍安了心,對視一眼……想懿妃娘娘被軟禁在德清宮已經十數載,皇上近幾年才稍稍開恩允太子殿下年初一來瞧瞧,幾年了,殿下從未帶過任何人來,方才太子殿下又撂下那樣的話,想必今日這姑娘在太子殿下心中不一般啊。
德清宮很大,不輸北遼皇宮裡任意一間宮室,單看建築宏偉,佈局嚴密,與皇後的紫凝宮也有的比。可是此時,再巍峨壯美的宮室,也是寂寥荒蕪,同任何一個冷宮棄妃的居處一樣,這裡,是寂寞空庭,滿園惆悵,有一眼望不盡的蕭瑟悽清……
葉瀾稍稍抬頭,乍看之下,熙羽的眼裡,也是這樣的滿目悽涼……只不過很快便被他冷靜地掩了去。
“走吧,”熙羽低頭,聲音輕輕的。兩人便一前一後走向德清宮的正殿……
德清宮靜得很,有一點動靜都十分明顯,熙羽和葉瀾不過走進幾步,又低語兩句,殿中的懿妃已聽得真切,急忙迎了出來:“三郎?是三郎來了?”似水柔情的聲音中夾雜著不可言說的著急。
“母妃!是兒臣,兒臣來了。”熙羽三步並作兩步,到了殿門前,扶住了前來迎他的懿妃。
葉瀾躊躇片刻,還是跟了上去,畢竟熙羽明言叫她陪他看懿妃娘娘的,這樣大約也不算貿然。方才隔得稍遠瞧不真切。待走得近了,她才看清懿妃的模樣。那是如聲音一般,似水柔情的一個美人兒,眉目間點點的細細的紋路,看得出上了些年歲,大約是常年獨自關在這德清宮中,雖然不如外面的娘娘們錦衣玉食,保養得宜。但她肌膚勝雪,定眼一看,只覺得是個弱柳扶風般的女子,眉眼如畫,不是人間顏色。葉瀾想,熙羽彬彬有禮,溫潤如玉的氣質許是隨了這懿妃娘娘了。而她總是受譽貌色淑麗,今日為見皇後娘娘,鉛華粉黛敷面,華服錦衣加深,在懿妃面前,倒是顯得俗氣透頂了。
懿妃許是出來的急了,並未外罩個大氅披風什麼的,衣裳薄薄,北遼風盛,又是吹彈可破的肌膚,不過兩句話功夫,直凍得鼻尖、兩頰通紅。熙羽看得難過,側身擋在風口上,然後推了懿妃進門。
德清宮正殿偌大,擺設早在當年被軟禁時,就被搬空了,顯得空空蕩蕩,清冷的很,葉瀾穿著厚厚的冬衣,進門後也不免打了個冷顫。這屋子大約只有遮風避雨的作用了,冬日酷寒,房中竟並未比外面好多少,甚至因為蕭瑟,比外面是寒涼透骨。
“怎麼回事?她們苛待母妃了?”熙羽陡然提高了聲音,葉瀾的目光不禁被吸引了去。只見他似是怒甚,眼眶子急的發紅,至少接觸的這數日以來,熙羽一直是個謙謙君子,鮮有人能將他激得這樣怒,她循著他的目光看去,原來偌大的宮殿裡,連暖爐都沒有一個,只孤孤零零地點了個小火盆。寒冬漫長,冷暖自知,旁人看著便覺得瑟瑟發抖,又怎麼敢想懿妃有多苦、多難捱?
熙羽怒極,懿妃卻不在意的樣子,溫溫柔柔同他解釋:“德清宮這般大,只有母妃一個人住,用不了那許多炭火的。”
他聞言卻更加激動,半晌,才恨恨憋出一句:“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兒子在外富貴榮華,母親卻要在深宮中……”話未說完,懿妃急急掩上他的口,眼中也聚了水色,聲音有些哽咽,“好孩兒,母妃知道你心疼我,可這話說不得啊。”
熙羽別過頭去,深深吸了一口氣,才緩了聲音:“母妃放心,孩兒一定救你出去。”說到這,他不禁回頭看了看跟來的葉瀾。
懿妃方才光顧著與熙羽母子情深,他這一看,這才注意到屋子裡還進來了另外一個人。仔細看去,卻是驚了:“斂、斂容?”“斂容”正是林太傅的夫人,懿妃母家的表妹——林夫人。應是懿妃數年沒見過林夫人,葉瀾又與林夫人頗有幾分神似,才將她錯認了去。
葉瀾有些尷尬,鄭重地給懿妃行下一禮:“娘娘錯認了,小女子是大宋使臣,葉瀾。”
懿妃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十分慈愛:“原是如此,沒想到姑娘竟與我的故人這般像。”
方才的氣氛稍稍緩和了些,熙羽珍惜這樣的時刻,接話道:“別說母妃了,連姨母都要將瀾兒認作月盈妹妹了。”
熙羽說話時,懿妃便脈脈看著他,似乎對於他的一分一秒,一點一滴都不願意錯過。待他說完,她還問:“哦?還有這樣的事?想必你姨母思女心切。”說著,便想到林夫人天涯海角尋不到女兒,她與孩兒時時同處宮中,卻也不得相見,又有些黯然神傷。
熙羽見此,輕輕喚了一聲:“母妃……”
懿妃這才回過神來,問道:“今日你帶葉姑娘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熙羽正色回道:“母妃,知音難覓,我與瀾兒投緣,今日一道去覲見皇後娘娘,便順道將她帶來了。”
葉瀾有些不好意思地在一旁點點頭。
懿妃拉著熙羽的手,和緩道:“三郎,母妃懂你的意思,這些年來,你一直孤家寡人的,母妃知道你潔身自好,但是我在這冷宮之中不免時時掛念著你的事,如今難得有葉姑娘性情相投,你可要對葉姑娘好些。”說罷,又拉著熙羽向著葉瀾走了過來,另一隻手去拉她的手,道:“葉姑娘,三郎從小我這個做母妃的就坐錯了事情,他一個人在外面,宮闈之中,虎視眈眈,也是吃了不少苦的。他性子向來孤僻些,還要你多擔待,若他日三郎敢負你,你只管來告訴我。”
這番話葉瀾不是聽不懂,懿妃這是將她認作未來兒媳婦了,她自知沒這個福分作熙羽的妻,那日也不過酒醉後一時意氣說起的渾話,如今這場面當前,她倒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熙羽見她愣在當場,不知所措的樣子,忙在對面給她打眼色,讓她應下懿妃的話,她手足無措,只好稀裡糊塗的照做了:“娘、娘娘說的是,瀾兒定當盡心侍奉殿下。”
懿妃聽了,抓著兩人的手放在一起,連道:“好,好……”激動的眼淚幾乎奪眶而出。
熙羽觸及手下柔荑,深深地看向葉瀾,好像二人真的是情定三生,得了母親的認可一般。
作者有話要說: p.s本章中的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引自唐,宋之問的《渡漢江》
2.“寂寞空庭”化自唐,劉方平《春怨》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