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中。

負責推行男女平等運動的是禮部尚書楊勝男。

楊勝男原名楊招娣,聽這名字就知道家裡的重男輕女有多嚴重。

她出生後差點被奶奶溺死在尿桶裡,成長過程中,也是吃不飽穿不暖,受盡歧視與虐待,九歲時就被孃家賣給別人當童養媳,到了婆家,日子也是過得悽悽慘慘。

如此悲催的童年,非但沒有將她打倒,反而磨練出堅韌要強的性子。

一次機緣巧合,她遇到了朱綾這個伯樂,從此一飛沖天,名字也由招娣變成了勝男,勝過男性,不輸給男性。

楊勝男透過自己的努力,先是成了遼東王身邊最得力的女官之一,然後朱綾登基,她也跟著變成禮部的最高官。

對於男女平等推行得如此順利,楊勝男也十分意外。

回到京城時,楊勝男也向朱綾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朱綾一一解惑。

楊勝男眼波微微一漾,含笑道:“陛下看問題的角度總是如此與眾不同,難怪能發現我等發現不了的問題,並想出令人拍案叫絕的解決辦法。”

朱綾卻苦笑:“不是朕眼力好,能夠站在不同角度看問題,而是朕走進了底層,與廣大勞動人民站在了一起。”

她忍不住回憶往昔,長嘆道:“記得當年,朕強闖皇宮失手被擒,深陷大牢之中,那天晚上先帝來找朕,朕與那老頑固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誰也說服不了誰,他斥責朕說話粗鄙,沒有女兒家的溫婉端莊,朕反過來嘲諷了他一通,說咱老朱家本就是窮苦農民,哪來什麼高貴矜持?”

楊勝男陪著笑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謂的高貴與卑賤,不過是此一時彼一時罷了。”

朱綾點了點頭:“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做人真的不能忘本,朕永遠不會忘記,自家祖上是農民,朕身為農民的子孫,農民的底色和烙印,就應該與廣大勞動人民站在一起,哪像那老頑固,羽翼豐滿飛上高枝,穿上龍袍變天子,卻忘了自己曾經是什麼人,最終屠龍少年變成了惡龍,活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說到此處,她諷刺一笑:“別看洪武朝那些掉書袋的文官,一個個把忠君掛在嘴上,私下裡還是看不起朱氏皇族是泥腿子、放牛娃出身。”

楊勝男自然知道朱綾對朱元璋怨念極深,但有些話,她能說,別人不能說。

楊勝男委婉道:“洪武皇帝在位三十多年,也做了不少大事。”

朱綾冷笑:“是做了不少大事,嚴懲貪官,貪官越打越多,降低商稅,肥了大商人,分封藩王,說是為了拱衛大明,結果放縱他們禍害百姓,他若是真的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考慮,也不會有那麼多糟心事,就算他對農民的態度比前朝的皇帝要好不少,輕徭薄賦,鼓勵開墾,說穿了也是為了朱家的天下。”

“那老頑固反感別人拿他的出身說事,不就是看不起農民嗎?其實這種事根本沒必要遮遮掩掩,打腫臉充胖子,泥腿子怎麼啦?”

“這群當官的也不想想,要是沒有農民的辛苦耕耘,他們能吃飽飯嗎?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朕生平最厭惡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