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攻心為上,女帝算計人心的能力,真是恐怖如斯!”

“我再次忍不住驚歎,女帝的智謀,實在是太太太強了。”

“天吶,這女人比我一個手上沾了幾十條人命的亡命之徒還變態。”

“這腦子,要是不當皇帝,而是用來搞犯罪謀殺,將是有史以來最恐怖的罪犯。”

“服了,真是服了!”

“……”

兩個世界的百姓議論如潮,面上難掩恐懼與震撼。

新大明。

朱綾遙遙看著天幕,彩蛋影片對於朱元璋的種種報復,皆在她的意料之中,毫無驚喜。

唯一讓她倍感欣慰的是後世網友對她的稱呼,不是女皇,不是女帝,也不是女大帝,而是大帝。

雙對比天幕出現,兩個世界的人發彈幕,稱呼她都是女帝來女帝去的。

儘管朱綾知道女帝是她的尊稱,卻也從側面說明,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依舊深入骨髓,哪怕知道她未來會當皇帝,會有一番了不起的成就,也難以扭轉這種傳統認知。

好比現代出了車禍,追究責任人,如果是正常的司機,會按照正常流程中。

可一旦新聞報道里出現‘女司機’這三個字,固有的刻板印象和社會偏見就來了。

什麼女司機是馬路殺手,什麼女人開車容易出事……

交通規則面前,理應人人平等,怎麼只見‘女司機’,而不見‘男司機’?

女帝與女司機一樣,重點特殊的是性別,而不是職業身份。

後人尊稱她為‘大帝’,帶著性別的‘女’字完全消失,說明了她治下的大明,未來平等觀念深入人心,不再有性別歧視。

想到這裡,朱綾粲然一笑,眸中似有冰雪消融,染上無盡春意盎然之色。

朱樉卻瑟瑟發抖,有一種要嚇得尿褲子的衝動:“她這報復人,怎麼就老母豬戴那啥,一套又一套的,比我這輩子遇到最窮兇極惡之人還要恐怖十倍,感覺今晚回去要做噩夢了。”

朱綾嫉惡如仇,未來收拾他,手段不可謂不狠。

本來還想著逃脫呢,現在看來,一旦被她盯上,便是躲到天涯海角也在劫難逃。

朱博也連連打顫:“別說是你,我嚇都快嚇死了,她一個女人,腦子裡怎麼會有那麼多恐怖古怪的想法呢?”

其他藩王和大臣們,也是佈滿了冷汗。

很顯然,朱綾報復人的手段,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