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盤點到了這一刻,朱元璋心裡也明白,朱綾是繼承皇位最好的人選。

想是這樣想的,但不意味著他想早點退位。

首先,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權力就是第二條生命。

歷史上的皇后做夢都想當太后,卻沒有哪一位皇帝盼著當太上皇。

朱元璋作為傳統帝王,哪怕再疼愛朱標,也沒想過早點禪位給他,這是人性使然。

再者,朱綾行事狠辣,剛正強硬,眼裡不揉沙子。

若是直接禪位給她當皇帝,掌權之後,極有可能對造了惡孽的藩王大開殺戒。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們落得未來凌遲處死的悽慘下場。

在沒有解決好藩王問題,化解彼此間的矛盾,他絕不能輕易退位,否則骨肉相殘的悲劇必將上演。

這一點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

“標兒,你說這事兒咋整?”

朱元璋心亂如麻,不斷摩挲著手。

這種涉及到皇權傳承的大事,朱標也不敢隨便亂說,只道:“民心即是天意,父皇不用急著退位,只要讓百姓覺得,綾兒是未來無可爭議的繼承人就足夠了。”

這話一出,朱元璋眼睛嗖地一亮。

馬皇后也道:“對,有些事情不需要當皇帝才能做,只要確定繼承身份外加放權就行,譬如歷史上的唐明皇李隆基,在他當太子時,唐睿宗李旦就讓他全權處理國家大事。”

唐睿宗李旦多年身處權力爭鬥漩渦,苦不堪言,曾經三讓皇位。

他本來不想當皇帝,但由於身份特殊,在李顯死後,他成了李治和武則天唯一在世的兒子,皇位他不想要也得要。

李旦沒有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去封李隆基為太子,早早放權給他。

朱元璋要是不想退位,也可以封朱綾為皇太孫,放權給她搞改革。

如此安排,朱元璋既不用被迫退位,老百姓也可以提前分到土地,過上理想中的幸福生活,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馬皇后說完,又衝著藍玉等淮西武將眨了眨眼。

朱綾上位是大勢所趨,不趕緊示好還等什麼?

未來朱綾搞改革,大大得罪文官群體,更得好好拉攏武將。

上一期的盤點,藍玉等人已經知道,正因為有朱綾的存在,他們這群大老粗才避免了皇帝晚年的血腥清洗,平安活到了新帝登基。

朱允熥註定是很難繼承皇位的。

若是不支援朱綾,來日只會將另一個世界朱允炆上位那樣,難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悲慘下場。

稍微有腦子的,都知道該怎麼選。

藍玉與幾個老兄弟對視一眼,最終上前道:“懇求皇上下旨冊立皇太孫,昭告天下,以安百姓之心。”

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註定底層百姓瘋狂擁護朱綾登基即位。

此刻民心躁動,大明統治根基不穩,朱元璋要是不想退位,唯一的辦法就是冊立皇太孫,並放權給朱綾搞改革。

太子還沒繼位,就急不可耐讓太孫上位。

朱標夾在朱元璋和朱綾中間,身份著實尷尬得很。

但眼下這情形,容不得他計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