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流言(第1/2頁)
章節報錯
揮軍下江南,再厲害的頑固分子,也得灰飛煙滅。
朱綾如蠱如惑:“將你們知道的都吐出來,朕不僅寬恕罪過,還讓你們繼續當官,機會就在眼前,過時不候。”
幾個官員一聽,連官職都能保住,哪裡還有半分猶豫,立刻把自己知道的吐出來。
朱綾看著旁邊筆侍記下的內容,燦然笑道:“禍起蕭牆破金湯,既有內部資訊,又有外部軍隊強攻,朕此番定要將這群所謂計程車紳連根拔起,消滅殆盡。”
她之所以篤定這幾個官員能夠吐露重要資訊,是因為深諳人性。
人性是複雜的,是不可捉摸的,同時也有一股擰巴的勁兒。
沒錯,就是擰巴。
擰巴,解釋起來很複雜。
舉個栗子,就說大如這個角色,身上的擰巴就很明顯。
明明是渣渣龍的妾室,卻裝得比正妻還要正妻。
明明渣渣龍對她的感情也就那樣兒,非要覺得自己和少年郎才是真愛,少年郎對於其他女人只是逢場作戲,每晚去她們宮裡是做恨。
嘴上說自己放得開,什麼都不在乎,追求一顆真心,實際貪多貪足,個個都想要。
這種擰巴,不光是女人有,男人身上也有,尤其是讀書人,表現得特別明顯。
利慾薰心,虛偽做作,偏要裝得自己很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這幾個貪汙的文官,也是一個心態。
同樣是參與貪汙,他們會想,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自己是因為皇帝給得待遇太少了,為了生存,才不得不貪汙撈錢。
而別人真就是利慾薰心,人心不足蛇吞象。
這種心態與孔乙己如出一轍。
孔乙己被人指責偷書時,漲紅了臉說:“竊書不能算偷,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
在這種扭曲擰巴的心態下,這些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貪汙的官員,為了凸顯自己和別的貪官不一樣,不僅會收斂自己的貪汙行為,還會時刻留心其他貪官的一舉一動,透過對比其他貪官的種種醜態,來安慰自己和他們不是一類人。
因此,這幾個擰巴的貪官,也是最瞭解整個文官群體的一批人。
只要從他們入手,就能獲取難以想象的重要資訊。
果然,不出所料。
這幾個官員聽說自己能夠得到寬恕,這就如竹筒倒豆子般吐得乾乾淨淨。
朱綾看完他們的供詞,心中暗暗咋舌。
這群該死的傢伙,比她想象中的更可惡、更該殺。
朱綾轉眸又看了看這幾個官員一眼,幽幽嘆了一口氣。
別看她嘴上吐槽大明這些文官,批得一無是處,實際上,這群人還是有很多好的。
怎麼說呢?
大明朝的文官,是歷史上最可恨、最該殺,同時也是最有骨氣、最有氣節、最不怕死的。
如粉骨碎身渾不怕的于謙、憤恨寫下‘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的曹學佺,以及明朝滅亡諸多自殺殉國的文臣。
新大明。
朱標忍不住讚道:“好,好,好,利用貪官去對付貪官,以及貪官背後計程車紳利益集團,果真是一著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