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眾人的驚訝與疑惑,朱綾倒是顯得很淡定。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但存在即合理,未來我能成為皇帝,代表我天命所歸,你們難道還想違抗天意嗎?誰要是看我不爽,不妨上前比劃兩招,本公主心情不好,正想找人出出氣呢。”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

她沒必要陷入自證陷阱,只要足夠強勢就行。

朱綾這架勢一出,所有想針對她的官員都歇菜了。

至於兩個世界的大明百姓,雖說迷信神鬼,卻一致認為朱綾是神人轉世,而不是什麼妖孽。

道理也很簡單。

朱綾體恤底層百姓,未來推行的一系列政策,無一不是在為他們謀福祉。

若非是神人轉世,豈會有這等悲天憫人的濟世情懷?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雙對比系統無意間的一番盤點,又一次讓朱綾贏得了一大波民心。

封建社會,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普遍迷信,否則也不會有君權神授這一說了。

就連武則天想要稱帝,也是透過佛家經典《大雲經》,弄出一出‘天女淨光,彌勒轉世’之說,才讓天下人認可她這位女皇帝。

此時此刻,老百姓對於朱綾這位神女深信不疑,恨不得她立刻登基,也好早日給他們帶來幸福。

趕緊準備黃袍,恭迎女帝上位。

天幕中。

朱棣透過誅殺建文舊臣、弄死了朱標的幾個兒孫,掃清了皇權的障礙,徹底坐穩了皇位。

做完這一切後,朱棣就沒有再開殺戒。

建文四年內戰,幾乎把洪武三十年的修養給打空了。

國力衰退,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若是再折騰下去,真有可能將這個國家給折騰沒了。

原大明。

除了朱元璋、朱標父子外的其他人,看到這裡著實鬆了一口氣。

新帝不折騰就好,再來真心遭不住了。

屬於朱棣的紅色光幕逐漸縮小,屬於朱綾的金色光幕迅速放大。

金色光幕如一卷絲綢般緩緩鋪展開。

朱綾順利繼位的訊息傳到遼東,地區內的百姓一片沸騰,歡欣鼓舞,喜氣盈盈。

十幾年如一日追隨朱綾的部下,也是喜極而泣。

苦熬這麼多年,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主子當了皇帝,屬於他們的春天終於來了。

這遼東再好,也好不過整個天下。

天地寬廣,那麼大的舞臺,他們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青史留名,族譜單開一頁。

古往今來,名利對於世人都有著無與倫比的誘惑。

儘管追隨朱綾的這批人,早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金錢對他們來說,僅僅是一串數字而已。

眼下,他們最大的追求,就是在歷史上狠狠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後世子孫都為他們這個老祖宗感到驕傲。

大明中央權力圈,我們來了!

不止是天幕中的遼東王府親信,天幕外的老百姓,也期待著朱綾掀起驚天駭浪,打破原有的舊格局,重塑新秩序。

身處底層,年復一年被剝削壓榨,老百姓們太需要一位猛人來打破禁錮,帶來新的希望。

新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