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噩夢,果然是生不如死的噩夢般折磨。”

“一遍遍體會著親生兒子慘死的全過程,殺人誅心,真是太狠了。”

“這樣做,簡直比一刀殺了他更痛苦百倍千倍。”

“身為皇帝,生死由不得自己,身為父親,卻連自己的兒子都救不了,太令人絕望了。”

“女帝不愧是狠人,這樣的法子,也就只有她才想得出來。”

“我真的想問,這種噩夢折磨人,真是人類能想出來的刑罰嗎?”

“……”

新大明。

“弄死咱的兒子還不夠,還要用噩夢來折磨咱,朱綾啊朱綾,你咋就那麼狠呢?”

朱元璋幾乎無法呼吸,每一次喘氣,都伴隨著陣陣抽痛。

他知道朱綾報復人的手段極狠,

卻沒想到,朱綾能狠到如此地步。

醒來承受喪子之痛,入睡時也要被親生骨肉慘死的夢魘籠罩,日夜不得安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這天底下,有這樣對自己親爺爺的孫女嗎?

朱綾悶不做聲,靜靜立在那裡,微風徐徐吹入殿中,揚起她衣角搖曳擺動。

馬皇后和朱標雙眼通紅,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朱綾,齊齊嘆了一口氣。

喪母之痛,非當事人,誰也不能理解朱綾的心情。

尤其是在皇家,男性擁有太多女人,產出了大量的子嗣,註定每個孩子從分到的父愛都少得可憐。

在這種情況下,獨一份的母愛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歷朝歷代作為皇帝親媽的太后權力如此之大,道理就在這裡。

母親和孩子之間,感情之深厚,遠遠超過了夫妻之情、父子之情、祖孫之情。

封建社會,男性的血緣來得太過容易,加之本身是既得利益者。

這就使得很多丈夫不能理解妻子的痛苦,兒子無法共情母親的苦難,甚至還會覺得女人矯情,只會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計較。

有些事情之所以過不去,之所以屢屢被提起,是因為沒有得到公正對待,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很多女人受這個時代的規訓教化,皈依父權、夫權。

庶出的子女叫嫡母‘孃親’,親媽卻只能叫‘姨娘’。

這個被認為理所當然。

朱綾可不認這一套,管它嫡出、庶出,只有生她、養她的藍氏,才是她的娘。

眾大臣面面相覷,都覺得朱綾做得太過分了,可想到她的雷霆手段,也沒人敢出聲指責。

天幕畫面持續放映。

從洪武二十年年開始,朱綾每弄死朱元璋一個兒子,都會在皇宮停留一點時間,欣賞朱元璋的痛徹心扉,並在夜裡及時送上兒子慘死的口技表演。

看到朱元璋噩夢連連,痛不欲生,朱綾笑得詭譎暢快。

不僅如此,朱綾還點了藍玉的穴道,帶著他來到皇宮,欣賞朱元璋的痛苦表情包。

藍玉本來還存著異心,想讓原配嫡子朱允熥爭一爭,看完之後,當即跪了下來:“願隨王爺共謀大業,赴湯蹈火,萬死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