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黑土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頓了頓,馬皇后自豪道:“未來綾兒能開發出這樣的寶地,讓糧食出現如此驚人的畝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不知能救活多少人呢。”
朱元璋心潮澎湃,目光看向朱綾,頭一次覺得自家這個孫女如此順眼。
這丫頭,雖然離經叛道,牙尖嘴利,處處給他添堵。
如今看到她在未來讓糧食如此高產,不由好感大增。
不愧是我老朱家的孫女,能力就是不一般。
看看她種出來的糧食,真是太好了。
要是大明百姓,人人都能像她這樣,種地畝產八九百斤,他何愁盛世不來?
天幕中。
朱綾火速讓人將割下來的稻子打出來,稱重、記錄、入賬。
很快,稻子就被打了出來。
一顆顆裹著稻殼的稻子,紛紛揚揚落下,宛如下了一場金雨一般,看得兩個世界的百姓目眩神馳。
這種出來的稻子,不僅產量高,質量還好。
這一顆顆的,又飽滿又完整,就跟碎金子似的,怎麼看怎麼招人喜歡。
老農民種了一輩子糧食,不僅是第一次看到畝產這麼高的,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好的稻米。
就是不知道去了殼,做成米飯,味道不知道怎麼樣。
正想著,負責稱重的資料也出來了。
“殿下,這一畝八百八十三斤。”
“殿下,這一畝九百一十二斤。”
“殿下,這一畝九百二十五斤。”
“殿下,這一畝破紀錄了,一千零四斤。”
“……”
一串串畝產資料出來,兩個世界的人張大了嘴巴。
儘管知道畝產很離譜,可當資料真正出來時,還是深深被震驚到了。
如此驚人的產量,做夢都不敢相信。
尤其是當年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這群老兄弟,當年也是家鄉遭災,不少親人活活餓死。
他們太清楚,高產糧的意義有多大。
一畝土地,能夠增產幾十上百斤,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這一連好幾倍的增產,輕輕鬆鬆就能締造盛世。
如果能大規模推廣開來,將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大詩人杜甫描寫開元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老百姓不餓肚子,能夠安居樂業,這就是盛世。
眾人震驚過後,更大的疑問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