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原則問題,半點不能退讓(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文忠的母親朱氏是朱元璋的親姐姐。
換句話說,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
正因為有這層關係,重視親情的朱元璋對他格外器重。
朱元璋冷冷道:“子孫不孝,禍害家族,這樣的兒子,還不如沒有。”
李文忠忙道:“皇上教訓的是,微臣回去之後,就將這孽障逐出家門,從此沒他這個兒子。”
朱元璋點了點頭,也沒再說什麼。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新大明。
天幕中。
朱棣攻破京城後。
自知無力迴天的朱允炆,一把火燒了宮殿。
等到朱棣趕到,讓人撲滅大火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
據太監說這幾具屍體,就是朱允炆、皇后馬氏和他的長子朱文奎。
話雖如此,朱棣仍不敢相信朱允炆已經死了。
民間野史也頻頻傳出,朱允炆沒有死,而是落髮為僧,穿著袈裟從地道逃走了,一路逃到了國外。
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表面是為了宣揚大明國威,實則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黑色光幕,最終定格在朱棣身穿龍袍,坐在寶座上,接受文武百官朝拜,三呼萬歲。
原大明。
“活該!這樣的皇帝,趁早滾犢子!”
朱元璋本來還有些不甘,自己選擇的繼承人,會被人奪走皇位。
當看完雙對比系統盤點這小子登基四年,乾的這些狗屁倒灶的爛事兒,心裡巴不得朱棣早點上位。
他未來也真是老糊塗了,怎麼選了這貨當皇帝?
幸好蒼天有眼,安排了兩個世界的對比,讓他有機會改正錯誤。
黑色光幕消散,雙對比系統聲音響起。
【朱綾闖入皇宮,救走生母,因真氣不調,失手被擒。】
【而後,她在牢中潛運內息,不僅傷勢痊癒,武功亦更上一層樓。】
【越獄當天晚上,朱元璋在馬皇后的勸說下,來到天牢九層,打算給這個逆經叛道的孫女一次機會。】
【只要朱綾肯認錯,朱元璋就能以朱綾軍功卓著,功過相抵,赦免其罪,將她放出天牢。】
【可偏偏朱綾是個寧折不彎之人,與朱元璋一番交談,祖孫倆不歡而散。】
【朱綾心裡明白,這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容不下她一個女人張揚個性,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她必須離開。】
【於是,她毅然決然放下皇家公主金枝玉葉的尊貴,於早朝時挾持洪武帝朱元璋,帶著生母藍氏和麾下三千的折梅軍,離開大明,來到了關外遼東。】
原大明。
“遼東?又是遼東?”
朱元璋眉頭緊皺。
天幕盤點不止一次提及,朱綾在遼東另起爐灶,養了百萬雄兵。
也正因為如此,她才在十幾年後,勢如破竹殺進京城,奪取最高權力,登基為帝。
問題是,遼東那地方,雞不生蛋,鳥不拉屎,荒涼得沒邊兒,要啥沒啥,她是怎麼組織起這麼龐大的軍隊的?
不止是朱元璋,這些熟悉地理、精通兵家的文臣武將,也是一臉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