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綾笑意深深,眉眼彎彎:“然後呢?”

朱棣道:“你第一步走完,仇是報了,黑鍋都讓白蓮教給背了,第二步就是針對十二弟朱柏這樣有血性的藩王。”

“你下旨追封生母,就是想讓他們心生恐懼,覺得大明江山很快會改姓,倒逼他們發動政變造反清君側。”

“結果不出你所料,朱柏等人真的上鉤了。”

“如此一來,朱柏等人就成了反賊,皇帝處死反賊,合情合理、合法合規,滿朝文武、天下百姓,都不能指責你迫害親人。”

“最後,就是收拾剩下幾個罪行累累的藩王,你事先將他們的罪行給調查清楚了,就等著登基之後,朱柏等人造反失敗被處死,再來數罪併發,雷霆掃蕩。”

“你每去一處藩王的封地,就召集當地的百姓前來圍觀,利用他們口耳相傳,逐一擴散,你對犯罪的藩王下手越狠,受苦遭害的老百姓心裡痛快了,自然會覺得你這位女皇陛下十分英明。”

“你將這幾個罪孽深重的藩王放到最後,就是深知老百姓沒文化,容易糊弄這一點,只要這些罪行曝出來,在家族名聲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影響下,太祖皇帝難逃一個‘教子不善’的罵名,連帶著前頭被所謂白蓮教害死,造反失敗處死的藩王,在老百姓看來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死有餘辜。”

“歷來女子掌權,總是頗受爭議,可最近一段時間,我在民間遊走,百姓們卻個個都在誇你大義滅親,仁君聖德,還說太祖皇帝臨終之前將皇位傳給你,正是因為朱家的男丁個個不成器,只會魚肉百姓,迫害無辜,所以讓你繼位才是最好的選擇。”

“聽聽,這下連你造反奪權、得位不正的爭議與質疑都沒了。”

逐一分析到這裡,朱棣眼中充滿了驚懼與敬佩之色:“整個計劃下來,你既報復了太祖皇帝,為母親討回公道,又證明了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與其同時又給自己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攢了好名聲,贏得廣泛的群眾基礎,一箭三雕,當真高明!”

朱綾微微一笑,眼神犀利如鷹隼:“你能看穿朕這一局,也是厲害。”

朱棣長嘆道:“用朱家的姓氏,繼承朱家的皇位,統治朱家的江山,卻用朱家的權力將朱家子孫屠戮殆盡,我原以為太祖皇帝已經夠狠了,沒想到你才是真正的狠人。”

朱綾正色凜然:“皇帝的寶座是冰冷徹骨的,如果坐上去的人不比它更冰冷,又怎麼能坐穩這個位子呢?母親的死,更加堅定了朕奪取皇位的信念,只有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能保護自己在乎的人,才能讓類似的悲劇不再發生。”

朱棣一愣,失笑道:“是啊,你是天生的皇者,夠狠,夠冷,夠絕,所以你最終贏得了大位。”

看到這裡,兩個大明世界的人,腦子轟地一聲,嗡嗡作響。

君臣看呆了,老百姓也呆了。

“我的天哪,原來是這樣。”

“好一個一箭三雕,好可怕的謀算。”

“原來未來的女帝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她所做的每一步,都是事先計劃好的。”

“怪不得皇帝那麼多兒子,品行越好的死得越快,原來是為了最後一步,罪孽最重的幾個藩王罪行曝光,統一給朱家父子群潑髒水。”

“想想也對,有罪的藩王安排到最後,此前種種罪行一一曝光,老百姓被怒火衝昏頭腦,肯定會覺得兒子不好,肯定是老子不行,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此一來,又有誰會覺得朱柏、朱桂幾個死得很冤。”

“天秀,看得我頭皮都發麻了。”

“這等深不可測的心計城府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腕,她不當皇帝都不可能。”

“乖乖,我原以為女帝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比起武力,她的智力更可怕!”

群臣一片沸騰,滿臉震驚地看著朱綾。

而在這一刻,朱綾也總算明白,自己未來為何會繼續沿用大明的國號和朱家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