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著要去參加圓圓的婚禮,盛屏和王秀兩人先蔣鷺和榮田溪一步動身前往京城。
半個月後兩人住進了伯爵府。
圓圓自從到了京城,一直住在伯爵府的後院中,林王氏將她安排在自己出嫁前住的院子裡,身邊伺候的丫鬟婆子也是林王氏從前用過的舊人。
伯爵府請了教導嬤嬤來專門指導圓圓的禮儀規矩,林王氏擔心圓圓不習慣,隔三差五地回孃家看望開導她。
圓圓倒是心性堅定,教導嬤嬤怎麼教她就怎麼學,聽話乖巧得很。
伯爵夫人去院子看過她幾次,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義女,她沒太多意見,她和伯爵膝下沒有兒子,維系伯爵府的榮光全靠兩個女兒的婚事。
大女兒嫁了門當戶對的伯爵府去做伯爵夫人,庶女下嫁林家長子,不過這些年來林家在朝中勢力越來越重,如今看來,竟然比伯爵府還要風光幾分,他們是樂見其成的。
現如今林家三子要娶個農戶女子,說出去不好聽,想抬身份,二女兒回家一說他們幾乎沒有猶豫馬上就同意了。
林老大一家滿門進士,京中貴人無不羨慕他們找了個好親家。
對義女的兩個嫂子,她也是周到熱情地接待了。
伯爵夫人對盛屏尤其熱心,好幾次閑談裡總在不經意之間提到自家的商鋪。
盛屏從她語焉不詳的話語中,漸漸找到頭緒,這位伯爵夫人似乎是在向她討要一點兒經商策略。
想著在圓圓婚事上,他一家是幫了大忙的,盛屏便直言道:“夫人有何難處,不妨直言。”
伯爵夫人這才幹脆開口。
伯爵府上一代是公侯府,每過一代爵位降一等,子孫有出息的興許能保一門榮光,若是平庸的便只能守著俸祿過日子,可是京城人情往來繁多,每年要花去不少銀子,日常開銷也大,好在祖上闊過,在京城也有不少産業,只是這些産業不完全能掙錢,不掙錢便罷了,可能還要虧錢,本來就缺錢,哪能再搭銀子進去?
這幾個月以來,榮山村雜貨鋪的名字逐漸在京裡傳開,都是尋常東西,無非是種類多了些,竟然得了不少人青睞,她便想著這裡面興許有其他關竅,她也不是想探聽機密,只是想請盛屏指點一二。
伯爵夫人的姿態很低,讓盛屏有點兒適應不過來,不過她的想法盛屏已經明白過來了,轉天就讓伯爵夫人的身邊的藍嬤嬤陪著她去伯爵府的商鋪走了一遭。
伯爵府商鋪位置好的兩間都開著酒樓,看樣子生意也好。
藍嬤嬤道:“府上就靠這兩家酒樓過日子了。”
好在府上人少,也沒個世子什麼的,不然只這兩家酒樓花銷一定是不夠的。
餘下的商鋪離鬧市區很遠,位於一片平房當中,可是佔地很多,一整排鋪子都是伯爵府的。
商鋪型別從面館、胭脂鋪、書本鋪、風箏鋪、皮子鋪、糕點鋪、首飾鋪、柴炭鋪、成衣鋪、鞋履鋪都有,可以說是從頭到腳都關照到了,但是生意相當的冷清。
這些鋪子都是伯爵府在經營,店鋪掌櫃每個月都要進府給伯爵夫人送賬本,對藍嬤嬤自是不陌生,見她領著個年輕小娘子,拿出了十二分的殷勤。
藍嬤嬤只點頭示意,讓他們看鋪子不必管她們。
盛屏挨個把鋪子逛了一圈,然後走訪了一下附近的民居。
跟繁華街區一比,這裡條件顯然要落後得多,不管是周圍屋舍的規模、外觀、新舊程度,還是往來人員的衣著姿態,都有很大的區別,即便是身處商業和政治中心的京城,貧富的差別也依然很大。
走了大半天,盛屏和藍嬤嬤坐在糕點鋪歇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