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114 章
吃了午飯,兩人去了米家粥鋪。
米老太看盛屏瘦了一大圈,關切得問她:“怎麼瘦了這麼多?”
萬山鎮火災一事早在岷縣傳遍了,什麼樣的流言蜚語都有,米老太一看盛屏這樣就明白她這是受了驚,安慰道:“事情都過去了,你也別想太多,回頭店鋪重新開起來,還跟以前一樣。”
轉過話頭,米老太主動說起了她給劉七做媒的事,“劉七回來以後,我馬上就託媒人去萬牛鎮提親了,你那二叔一家考慮了幾天,後頭說不合適給退了。”
米老太在劉七婚事上的確是有私心的。
劉七一家貧苦,他又是個有腦子的,她跟婆家和孃家人翻臉多年,眼看著年紀越來越大,兒子雖然沒有養壞,但確實心思沒放在鋪子上,若是日後她去了,誰能幫得上他?
而且他年紀大了,膝下就一個女兒,兒媳婦身子弱不能再生了,她考察劉七一家也有幾年了,劉七年紀大了,不好管教,他那兩個弟弟年紀小點兒,還有機會。
她就想把劉七安頓好以後,再把他的兩個弟弟安頓到米家來,以後也能幫襯自家兒子,到了年紀挑一個出來讓他跟自己孫女成親,就是正正經經一家人了,另一個她也管著,日後成親結婚都她出錢,生的孩子還進劉家祠堂,算是留了個根。
劉七知道她的打算以後,欣然接受。
米老太這時把自己的盤算全部告訴盛屏,她沒想到榮家會拒絕,現在說起來還是多有遺憾,不過她倒也不強求。
“男女婚事都是天註定的,成不成只能聽天由命,不過,你也別怪我多嘴,那孩子今年十四,沒兩月就過年了,那就十五了,經不起挑揀了,年紀大了不好說親,倒耽誤了她一輩子。”
盛屏把她的話記在了心上。
晚上盛屏請了米老太和劉老闆一家去烤鴨店吃飯,席間她在眾人安慰的言語中,總算恢複了點兒精氣神,轉天回到榮山村時,看到熟悉的山村景色和鄉民們,腳踩在地上感到了久違的底氣。
村裡種了少量的大豆、大蒜、香菜、韭菜,其他好的平整的、山坳上,都種的芋頭,入了秋,芋頭葉開始發黃,就快到芋頭採收的季節了。
也許是這些芋頭安撫了盛屏的精神,她腦子裡又開始湧出美食點子。
“秋雲姐,一會兒我們挖點兒芋頭,晚上做芋頭糕吃。”
王秋雲自然點頭說好,一回家,先跟雲雲親親密密地說了會兒話,才跟盛屏去挖了一筐子芋頭回來。
芋頭糕要先蒸熟以後,碾成泥加入糯米粉、紅糖調味,再蒸或油炸,盛屏幹脆兩種都做了。
她正在廚房裡忙,劉二嬸來了。
她走進廚房,神情嚴肅,讓盛屏放下手裡的筷子、調羹,把人扯到外頭院子,轉著圈的好一番仔細打量,確定她只是瘦了,別的一點兒事都沒有表情才放鬆下來。
來都來了,盛屏自然不能讓她離開,留她吃晚飯,飯桌上閑聊天,盛屏順勢問起了圓圓的事。
劉二嬸嘆一口氣,“她說她還不想嫁。”
榮樹河和劉二嬸對劉七是相當滿意的,小夥子年十七,身體強健,會識字算賬,願意入贅,還有米老太保媒,人品當是沒有問題的,他們滿意得不得了,可惜圓圓卻倔強起來,死活不肯鬆口。
劉二嬸氣得胸口疼,怕女兒年紀熬大了不好嫁人。
她小姑子從小姑娘熬成了老姑娘,三十好幾做了繼室,一入門就要管五個繼子女,雖然回回來信都說自己日子尚可,可他們弟兄幾個託人打聽過了,那日子過得叫一個雞飛狗跳。
小姑子好面子,不願意說,其他人知道了也只能當不知道,只每回年節時多送點兒東西過去,算是貼補她了,盼著她能在那家得點兒好。
有小姑子這個前例在,她即便再捨不得女兒嫁人,也在努力的相看人家,就是不馬上成親,把婚事先定下來也叫人安心,何況還有這個機緣能得一個入贅的女婿,可圓圓偏偏不願意,真是叫她操碎心。
“回頭,你見了她,可得幫二嬸勸一勸。”
盛屏不是很想點這個頭,“我會問問她的。”
問清楚到底怎麼想的,是單純的不想太早嫁人,還是有個掌櫃夢亟待實現不願意讓婚姻絆了自己的腳。
她內心是有些糾結的,私心裡她當然希望圓圓能走自己的路,但她和家庭能給的幫助太少了,也許以後會吃很多的苦和虧。
盛屏跟上次一樣,把村裡幾個工坊轉悠了一圈,在確定了方向、商品流通以後,大家的創作能力被釋放出來,點子一個比一個多,行動力也一個比一個強,進步也越來越明顯。
就拿木器坊來說,傢俱是一個大類,在此基礎上由盛屏主張製作的小擺件發揚光大。
十二生肖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是抓著一個物種拼命擴圈,單是狗這個單品,從趴、走、跑,各個角度和姿態都做了出來,還因為不同品種而做出了上百個關於狗的木雕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