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73 章
林老太換了姿勢,斜靠在椅背上,“生養皆是恩,怎能說斷就斷?”
盛屏這時落下了幾滴淚,“只因我是個斷掌女,不得婆婆喜愛,使得相公與父母離了心,又因小姑子病逝,婆婆怪罪於我,要拿我浸豬籠,這才讓相公徹底與父母斷了往來。”
老太太不理世事,可家裡其他人卻有些人情往來,一邊聽盛屏講話,一邊覺得這事兒挺熟悉的,怎麼像是蔣府的事。
說起來蔣府與林府雖然交情不深,可都是萬山鎮的,有些酒會宴席,免不了要見面,多少有幾分面子情。
年前蔣府大張旗鼓,邀請了不少親朋好友,辦了一個宴席,林府也收到了請柬。
原以為不過尋常宴會,差人去打聽了,才知道原來蔣家給他家三郎捐了一個官,此等違法之事,他林家退避三舍,此等短視之人,他林家不願與之為伍。
不僅人沒去,就連禮也沒送,這次春節,連面上的幾份情也沒顧及,把蔣府送來的禮原封不動的又送回去了。
他們要同蔣家劃清界限,這般作態,蔣家也不是傻的,這次府上辦席,蔣家沒人湊上來,倒省了他們應付一番。
若這盛屏是蔣家的兒媳婦,那可真是晦氣死了,這頭甩了還不等人喘氣,那頭又黏上了。
可聽了她的話似乎又不是那麼回事。
屋裡都是女人,對浸豬籠一事各個都心有慼慼,從心底裡就對盛屏多了一份憐惜,得知她是斷掌,又多了幾分悲憫,她相公甚至為了他不惜與養父母鬧翻,心中更是為她感到可惜。
這麼一個破壞家庭,不睦親人,搞得相公跟家人撕破臉皮的女人,縱然一手素齋做得出色,也應當是活不了太久的。
不過讓她們在感到可惜的同時,對盛屏此事此刻的行為則感到十分的不解。
她是想為相公鳴不平?想走老太太的路子,讓他相公讀書科考?
她莫不是腦袋被驢踢了傻了吧?
“你婆婆既要抓你浸豬籠,你如何逃出來的?”
“我相公護著我,姑父一家也護著我,只是為了徹底平息此事,蔣家要相公不得再科考,否則便要姑父一家好看。”
屋裡一時沉寂,其他人面色各異,你看我我看你,眼裡盡是驚訝和不解,只有林大夫人面無波瀾。
“我府裡有個私塾,家裡孩子們都在那裡學習,外頭也有幾個親戚朋友家送來孩子讓幫忙調教一二,若是你和你相公願意,可以就此在府裡住下,有我林家保舉,不怕你公公婆婆從中作梗。”
盛屏大喜,跪下來,真心實意的給老太太磕了三個頭。
“多謝老太太體恤,我和相公一輩子記得您的大恩大德。”
在其他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林老太太從椅子上起身,離她最近的林大夫人趕緊起身去攙扶她。
林老太太把盛屏扶起來,嚴肅的臉上這時卻多了幾分憐惜,“你是個好的,有手藝,疼惜相公,你相公也護著你,以後會有好日子過的。”
林老太太回了自己的院子,照常關門閉戶,不理外事。
林大夫人卻沒閑著,讓人在二進院子的西廂,收拾一間房出來,以後盛屏和他相公就在那裡住下,一應開支不必自己出,林府一概管了。
林大夫人的大兒媳王氏對此事很是費解,等屋裡人都走後,藉著給婆婆捏肩的機會,悄悄問起來。
林大夫人嘆一聲,“老太太早年守寡,村裡人卻因為她是斷掌屢屢欺辱於她,認為她是剋夫的喪門星,更有的人叫囂要拿她浸豬籠,若不是她得了鄰居的信兒帶著幾個孩子提前逃到了寺廟裡被僧人救下,哪裡有今日的林府?”
“那會兒老太太一無所有,就在寺裡做素齋,因為手藝好,廟裡不少香客聞名而來,方丈感念她,親自教她的幾個孩子讀書識字,這才有遇到高相爺時的機遇。”
林大夫人微笑,“盛娘子如今的遭遇同老夫人幾乎一樣,老夫人自然感同身受想要拉她一把,昨個兒我問了林豐,他說盛娘子的相公蔣鷺,儀表堂堂,為人也正派,怎麼也是富貴人家養出來的,自有幾分氣度在,又是個愛護妻子的人,想來人品不差,若真能讀書出頭,也是我林府裡出去的,於我們自是有益,這門人情給的不虧。”
王氏點頭,“只是盛娘子那番言辭想來是有人指點。”
林大夫人不當一回事,“她既有這份本事,想來日後也有幾分造化。”
蔣鷺沒想到陪盛屏來的這一趟,竟然會有這般收獲。
“你什麼時候想的這些事?”他竟然毫無察覺。
盛屏滿心滿眼都被蔣鷺將要在林府讀書的事佔滿了,臉都紅了,臉頰一直熱熱的讓她沒法冷靜下來。
她承認她賭了一把,那一百兩銀子沒白給出去。
“是榮二叔,初四我去找劉二嬸時,他寫了一封信讓我幫忙交給劉管事,還讓我避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