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如今這位江文書,五十來歲,為人很是圓滑,新縣令才來不久,卻也很快就取得了縣令的信任。

以他對縣令的瞭解,這一位不大是會在岷縣長待的,可能三年以後,戶部考評一過,就要平調走或者高升去,所以心比較黑,摟銀子的方式頗有些不擇手段且毫無遮掩。

榮樹河能得這個鎮長,是江文書本著拉一把萬牛鎮的私心特意跟縣令美言得來的,而河道一事,一來關系河務,此事牽連很大,貿然清淤改道,不出事則矣,一出事搞不好就全家人頭落地,縣令膽子再大也不敢拿一家老小的性命冒險,所以不讓動。

但是他也沒有把話說死,畢竟岷縣一共三個碼頭,萬安鎮、萬山鎮的都好好的,每年能掙不少錢,唯萬牛鎮碼頭荒廢了,連帶著整個鎮都蕭條了,若是能讓碼頭重新運轉起來,萬牛鎮的商貿自然也能恢複如初,那他能得的銀子不也跟水漲船高嗎?

畢竟對官員的考評,每年管轄地繳納的稅銀佔很重要的比例。

“你是說江文書暗示,我們可以清淤,把碼頭重建起來,只是日後出了事,罪名得由榮二叔來擔?”

榮田澗點頭,“所以才要讓我爹來做這個鎮長。”

盛屏多想了一下,“該不會我們能這麼順利把鎮上這些商鋪、民宅買下來也是他的功勞吧?”

這點兒榮田澗不敢太確定,“反正我爹去牙行買的時候,掌櫃的一副等了很久的模樣。”

盛屏腦子一下子炸了,她以為她為村裡發展嘔心瀝血,殫心竭力,還為自己可能不能承擔起一整個村子的未來而膽戰心驚,搞了半天,原來是被人推著一步步往前走,沒有她,也許還有另外的人,只是可能會換個方式。

這個江文書不簡單。

現在的情況是江文書一心掛念家鄉發展,趕上榮山村搬遷,他以為榮樹河是個可以託付值得培養的人才,於是把恢複萬牛鎮生機的籌碼壓在了他的身上,所以雖然風險是有的,可有他這個縣衙的人在,相應的阻力少了不少,必要時興許還能得到其幫助。

想通這個關節,盛屏放下心來。

萬牛鎮之所以會荒廢主要是上游洩洪太過,下游淤泥久不清理,造成河道抬高,形成左右兩岸高低不平,又因河道中間突出的山體,分割了河道,以至於碼頭這邊河床露底,船隻無法靠近。

那頭河水沖刷,沖出了另一條寬敞的河道,於是所有船隻都往那邊過,無非是中間不停歇,多趕兩天路到萬安鎮而已。

清淤以後,這邊河道水流恢複正常,船隻也能再度停靠,只看往來商船是否願意。

榮樹河對其中的彎彎繞繞瞭然於胸,“我們既然在這裡,是奔著過好日子的念頭來的,有些風險也理所應當,我能承受。”

他想得開,種地吃飯也要看老天爺的臉色,開店經商自然也有賠本的風險,怎麼樣都有吃不上飯的可能,只是選擇哪一條路,最根本的不在於他的選擇,而是當下他能走的路只有一條而已,沒得選,只能硬著頭皮上。

他看盛屏和榮田澗顧慮重重,開導道:“許多事越想越不能成,顧慮太多反倒錯失良機。”

盛屏和榮田澗這才點點頭,表示支援他的決定,跟著就讓人給河道清淤。

這也算是有經驗了,清出來的淤泥照樣不浪費,往郊外運過去,傾倒在荒坡上,後面也許能派上大用場。

清淤工作做到一半,盛屏又和文杏去百草村和秀水村收大蒜、大豆、黃瓜、刀豆、佛手瓜,用以做泡菜。

胭脂鋪暫時沒法開,盛屏幹脆讓文杏把醃菜、泡菜學好。

“這些小菜,我的兩個店,還有米家粥鋪都是長期要的,你只管去收來製作,別怕太多賣不出去。”

文杏很感激,做起事來相當賣力。

整個鎮上的人都動起來,一直忙到了七月底,碼頭修整完成,商鋪也裝修完畢,各種商品擺在櫃上,而店裡掌櫃清一色都是女子。

她們隨丈夫搬來鎮上住,既能照顧家人,也能看鋪子掙錢,好過在家枯坐,閑時還能做點兒針線活,囤一囤再送到村裡的繡坊手裡,又能得些銀子,各個都積極有幹勁得很。

為了讓她們能迅速上手,盛屏提前進行了一個掃盲工作,先把會識字的人點出來,一共有六人,這六人各有兩個徒弟,她們負責教會她們認簡單常見的字,然後再單獨給這六人培訓算數、撥算盤。

大約是得益於九九乘法表和加減表的幫助,她們學得認真,成長很快,她們作為師傅學會以後再去教徒弟,一個師傅管兩家鋪子的賬,榮田渠那頭也是如此,不過他帶了六名徒弟,趁客棧還沒來客人提前準備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