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是這種大烏雞,飛行能力不如鳥卻遠超一般的雞,活潑得在整個後院飛來飛去,禍害了不少無花果。
雲雲氣得厲害,小苗拿長竹棍子去捅,結果雞飛到他頭上,惹得兩人上躥下跳,沒個安寧。
第一次出門就遭遇了蒙騙,幸運的是他們遇見好人了,可身邊人問起來,他們支支吾吾的反而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在家沉寂了兩天,盛屏去了店裡。
昨天夜裡,王嫂子回家同她說,最近生意沒那麼好了,原因大家都知道,盛屏就想著去店裡看看到底壞到什麼地步了,可今天瞧了,人還是那樣的多,無非是營業時間延長了些。
盛屏幹脆趁此機會把夜市停了,而米家粥鋪幹脆歇業了。
米老闆現在每天也不出門釣魚了,跟劉方兩人在杏花街排起了樂隊,一個吹簫,一個撫琴,端的一派風雅姿態。
不過這風雅之下卻到處買糧囤糧,只他們兩人接連三天把鎮上最大的糧鋪給搬空了。
隨著夜市停歇,天彷彿也一瞬間就變涼了,秋風習習吹在人身上,愜意無比。
本該安逸享受的農閑時光,因著接連的幹旱早已蒙上了一層陰影,而天子駕崩的訊息一傳來則讓百姓再次陷入到惶恐之中。
天子駕崩,新皇繼位,改國號為啟元。
啟元元年,是在接連不斷的天災中開始的。
先是自入夏以來南邊的五個縣因為缺水導致秋糧短缺,城鎮每日限量發售,商家趁此囤積,普通老百姓竟然買不到糧食了。
而後又因為東邊的接連暴雨,河水大漲沖垮了堤壩,導致百姓流連失所,饑荒和疫病同時爆發,一時整個昭國都陷入了陰影之中。
榮山村也因這片陰影陷進深深的泥沼之中。
八歲的七皇子封成王,封地岷縣,人還未來,王府的長史跟岷縣縣令已經在整個岷縣範圍內尋找適宜之地修建王府府邸。
禮部、戶部的人走遍了岷縣的五村三鎮,一邊走一邊清掃沿途的土匪馬賊。
原先岷縣避之不談的飛鳥村,驟然出現在眾人眼前,朝廷以雷霆之勢掃蕩了整個村子,村裡的男女老少盡數充軍,村莊也被一把火燒毀,自此,飛鳥村不複存在。
最終府邸選在岷縣縣城,大批的民眾被迫遷走,萬山鎮、萬安鎮湧入了許多民眾,有些身家富貴些的,買房買地,重頭開始,手頭緊張的,一家七八口人,擠在一間小小的屋子,四處在鎮上尋找長工、短工,以供家人生存。
只是受天氣影響,周邊農田荒廢了,整個秋天沒人種地,唯一好些的是榮山村,依靠別山的流水,勉強種了點兒蘿蔔。
也是為此被長史惦記上了,跟陳縣令一起去了村裡,見了榮樹河,壓根不給任何商量餘地,就要把榮山村所有的田地,無論水田還是旱田全部充公,一律收為成王的私田。
連別山也未能倖免。
官兵自半山腰以下的所有樹木全部砍伐,往後就是成王的私人圍獵場,任何人不經允許不許上山。
一時間,榮山村恍若地獄。
村民白天眼睜睜的看著官兵肆意進出村子,把田埂挖了,改小田為大田。
可更令人懼怕的是官兵上山以後,進入了村民沒有進入過的山林更深處,以前從未下過山的野獸紛紛逃竄,夜裡動物四處亂躥亂叫,慌不擇路的躲在村裡各處,導致不少的村民被咬傷。
天災尚未結束,又遭遇人禍,村民閉門不出,可禍事還是找上了門。
長史一聲令下,要所有村民遷到北面去,現居的房子要全部推倒,這自然引發了村民的怒火,大家紛紛拿著農具與官兵對峙,這無異於以卵擊石,結果顯而易見。
沒等村民從混亂中稍作歇息,長史又來了,給了村民兩個選擇,那麼搬出榮山村另外在岷縣找個地方重新合村,要麼就簽下死契,做王府的奴才。
這次村民還未表態,榮樹河站出來了,讓村民收拾東西跟他一家一起離開這裡,他們再去重新找地方。
榮山村的村民往上數幾代,本就是榮樹河家的奴才,如今他既發了話,自然願意跟他一起走。
榮樹河親自去找了縣令,陳縣令卻脫了官服,無奈跟他說:“我已經到了年齡,年初就送了請辭書,昨兒個政令下來了,新縣令馬上就來,你且再等等。”
陳縣令在岷縣二十年,雖然作為不大,可是卻也從未欺壓百姓,算是個不錯的官兒了。
榮樹河想到村裡近千的村民,那都是追隨他榮家的人,幾輩子生活在榮山村,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寒了心。
“我聽說陳大人是前朝大儒陳琦的後輩,先祖也曾與他有過交情,至今家裡還收著他的幾本親筆書,我願贈與陳大人,只求給我榮山村重新覓一處地方,好讓我們修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