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過了農忙,村裡又安靜下來,一早盛屏跟著蔣鷺先去竹林,見到了王青。
他比之前長高了點兒,人也沒那麼瘦了,見著他們了還是拘謹,話也不多,可一旦問起鴿子的事,也能不緊不慢的說起來。
他怕生怕人,養鴿子對於他就是一件極好的差事,這些飛來飛去的夥伴不需要他說話應付,喂養、遊戲,他在風吹颯颯的竹林裡如魚得水。
今天清風書院的老闆,讓造紙廠的工人來這裡挑選竹子,每個月都會來一次,負責的人跟蔣鷺已經熟悉起來了,見了面打個招呼,轉過頭讓工人們快些幹,不然太陽升起來,天就熱了。
竹林這邊走完,蔣鷺又去了田裡,水田在收割時裡面的水就已經幹了,有人在裡面挖黃鱔、泥鰍,蔣鷺就問盛屏,“要挖點兒嗎?”
盛屏點頭,“好啊。”
於是蔣鷺就編了籃子,借了鋤頭,真賣力的挖了半個時辰,所得豐厚,泥鰍是其次,關鍵是黃鱔又大又肥,有十多條。
眼看著太陽出來了,熱起來了,蔣鷺就帶她去池塘,粉白的荷花開了滿塘,岸兩邊盡是荷花的甜香。
榮四水正撐著船摘蓮蓬,這時把船劃到他們跟前,拿了一把蓮蓬給她,“這個嫩,正好吃。”
蔣鷺接過來,盛屏挑了一支剝開吃,有一股淡淡的青草的味道,蓮芯也不苦,微甜,盛屏剝了一個喂蔣鷺,招來榮錢兒的一陣打趣。
蔣鷺問:“要不要荷花,我摘兩朵給你?”
盛屏點頭,“好呀。”
蔣鷺把東西放到地上,上了榮錢兒的船。
榮四水把船劃到水中央,讓蔣鷺摘荷花,說了幾句擔憂的話,“總不下雨,花開得都不好了。”
兩人抬頭看天,藍澄澄的天沒有一朵雲,火熱的太陽高懸著,熾烈的光讓人睜不開眼睛。
榮四水又把船往裡頭劃了點兒,“那兒有菱角,你也採點兒吧。”
蔣鷺折了荷葉,把菱角放到裡面,榮四水拿了一個吃,“真脆。”
盛屏在岸上看著他們一會兒摘荷花、荷葉,一會兒彎腰在水裡扒拉,沒完沒了了,頭頂上一個大太陽,她熱得難受,就近折了一枝荷葉像打傘一樣高高舉在頭頂。
蔣鷺捧著荷花和菱角回來,見她這樣就笑,“太陽大了,咱們回去吧。”
半個上午過去,盛屏不知道蔣鷺心情好點兒沒,想到他在田裡用勁兒挖黃鱔的樣子,她以為多少還是發洩了些吧。
回到家裡,荷花受到了焦嫂子和雲雲的熱烈歡迎,兩人各拿了幾枝,一起在堂屋裡討論繡樣。
雲雲現在已經在用繡繃繡花了,院子裡她能看到的花都被繡了一遍,雖然略微呆板,但她才六歲,才接觸刺繡幾個月,上升空間無限大。
小苗追著吃的跑,蓮子、菱角,吃個半飽,中午飯都少吃了一碗。
盛屏把黃鱔處理了,下午做了燒烤,正吃著,盛屏突然想到,這段時間村民沒那麼忙了,正好可以請他們挖黃鱔和泥鰍,她收了拿去店裡賣。
乳鴿瓦罐湯雖然好,但也是時候加一道新菜了。
盛屏馬上跟蔣鷺說了,他點點頭,吃完了手裡的東西,就要出門通知各家,她自然還是要跟著。
蔣鷺這回是真不願意她同去了,“這會兒天這麼熱,仔細中暑。”
盛屏搖頭,從身後拿了一把油紙傘出來,“我們打傘。”
蔣鷺只好跟她一起躲在一把小小的繪有丁香花的油紙傘裡,走過村裡的小道、田埂,跟遇見的每一位村民說收購黃鱔和泥鰍的事。
村民們聽了都高興的點頭。
今年沒賣糧,手頭多少有點兒緊,要是能有個額外進益,倒是也不錯。
他們看文杏一家時不時的還上山採些金銀花賣給盛屏,很心動,也想做這門買賣,又怕盛屏不要,正好這個時候便多問了一句。
盛屏倒是很驚喜,“這山林、村裡的好東西,好些我都沒見過,你們要是有時間自去採來送去我家裡,只要我店裡用得上的,我都要。”
這訊息一出,村民們都振奮起來了,日出前、傍晚後,大家不約而同的去山上找東西。
於是盛屏這裡就收到了不少她從來沒有見過,或是見過卻不認識的各種花花草草、樹葉藤蔓、根莖球塊。
為了取用方便,盛屏分門別類,找榮昌做了不少的竹簍、竹籃和簸箕。
把這些花草植物,曬幹、切片、熬煮,一一處理好以後,再分裝起來,送去店裡。
這樣多的活兒,她一個人自忙不過來,好在有王大娘和柳大娘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