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有事要處理,得過幾天才回來。”為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盛屏又道:“趕了一天的路,家裡有吃的嗎?”

柳大娘和王秋雲轉身去廚房給他們燒飯。

蔣林本打算吃了飯就走,盛屏卻說夜裡趕路不安全,留他住一晚,讓他跟江山青睡一個屋。

蔣鷺不在,事情都交給了榮田澗,□□家事情也多,盛屏就把活接到自己手裡,天天跟著王秋雲和柳大娘一起跑工地。

房子的框架已經建好了,眼看二層小樓在對自己招手,盛屏收拾好心情,全力投入到對新家的建設中。

房子居中,前後空出五米寬的院壩,用青石板鋪好。

前院設廚房、澡棚、柴房,另有一塊空地,她打算劃出一小塊地來修個洗衣池,方便以後浣洗衣物。

她想著天冷,就在洗衣池旁邊放一個水缸,水缸墊高,下面能燒火,把水燒熱了再洗衣服。

屋子前有湖泊,後有高山流水,按照圖紙,在村裡燒陶的榮三點那兒定製了空心圓柱,一早就送過來了,工匠們從山上的出水處,依照地勢,順流而下,連線好管道。

管道一路通到前院,流入廚房外設的七個等距高差的大缸裡,流水不設阻礙,水缸滿了就溢位,順著挖好的溝渠一路流入湖泊。

以這七個水缸為蓄水池,再用竹筒作為水管,可以自由連線到各處。

盛屏畫好了洗衣池,又對菜地規劃起來。

這片菜地比榮四兒家的菜圃大了一倍,她就分成了八塊,方便分割槽種植、澆水、摘菜,菜圃四周用小腿高的竹籬圍起來,可以順著竹籬在外沿種些花草以作裝飾。

後院修兩個茅房,一個工具房,再搭一個牲畜棚,剩下的空地就種上幾顆果樹。

至於種什麼,盛屏打算問雲雲和小苗的意見,他們現在還和焦嫂子住在榮二叔家,家裡白天沒人,不敢讓他們獨自在家。

盛屏擱下筆,心神不寧的把畫紙捲起來。

她現在坐在油紙和竹子搭起來的臨時庫房裡,面前擺著一張桌子,兩本賬簿,一本是工人工天記錄,一本是材料進出。

蔣鷺的字寫得十分端正,盛屏雖然沒有學過繁體字,但她還是根據家裡的幾本啟蒙書,結合現代記憶,把常用字的繁體寫法記了七七八八。屬於未必寫得出來,可一定讀得出來的水平。

太陽西斜,盛屏抓緊時間把所有材料清點完,記錄到賬簿上,等到傍晚,工人們收工到她這裡按手印。

臨時廚房就在庫房旁邊,工人們簽完字就去廚房端飯吃。

修房子是力氣活兒,盛屏他們管著工人中、晚兩頓飯,新鮮豬肉三天吃一回,臘味、魚更是頓頓都有,主食是白米飯,每人每頓一斤的量,所以每天的食材也是很大一筆支出。

晚上盛屏拿著燭臺在廚房檢查樑上的肉,原本三根房樑上掛了滿滿的肉,這時已經空了一根了,估算著房子還得要半個月才能建好,而室內裝修、傢俱至少要一個月,剩下的肉應該勉強夠吃到那會兒了。

正要離開時盛屏看到靠牆邊掛著的兩根野豬蹄,突然想到野豬肉的味道,胃裡頓時有些惡心,沒有騸過的野豬肉其羶味之大,讓她這輩子不想再嘗第二口,可是蔣鷺他們吃起來眉頭都不帶皺一下的,為了自己不被惡心到,家裡還得養幾頭豬。

從廚房出來,盛屏看到江山青站在院子裡似乎是在特意等她。

“江大哥,你有事要找我?”

江山青點頭,“我想明天把小苗他們接回來,已經打擾了好些天了,不好。”

盛屏也覺得不好,可是劉萬山的事到現在也沒結果,誰知道他們在家會不會出什麼意外,要是有鄰居也好,偏偏離這裡最近的是榮錢兒家,在竹林那邊,孩子們每天走動走動吹吹風沒什麼,焦嫂子的身體可經不起折騰。

謹慎起見,還是不接回來的好,榮二叔那邊,等蔣鷺回來了再好好答謝。

於是盛屏道:“兩個孩子便也罷了,焦嫂子身子不好,一時受驚一時吹風挨凍是受不住的,家裡現在這樣,回來反倒不好,江大哥,你別擔心,榮二叔一家都是極好的人,過幾天,等蔣鷺回來了,我們再一起去榮二叔家把焦嫂子他們接回來,順便再謝謝榮二叔他們。”

雖然有點兒慷他人之慨,但盛屏也沒有別的辦法。

江山青道:“你說的有道理,我聽你的。”

盛屏回了臥室,卻沒有去睡覺而是坐到桌前,鋪紙研墨寫字。

考慮到原主的自身情況,她應該是沒有機會讀書寫字的,可她前夫家是鄉紳,那就有了學習的可能,所以盛屏打算趁著蔣鷺不在家的這段時間,每天夜裡練習寫毛筆字,不求寫得多好,只要筆畫正確,框架板正,書寫流暢即可。

這樣她後面再給蔣鷺展示自己對房子的裝修,或者做其他事情時,就能光明正大的寫寫畫畫且有個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