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 22 章
一到榮樹河家,榮田渠把牛車接過來,讓蔣鷺和盛屏進堂屋。
劉二嬸招呼他們坐下,給他們上了一碗熱姜湯。
“路上冷,喝完姜湯暖暖身子,省得大過年的生病難受。”
劉二嬸一向妥帖,盛屏和蔣鷺也不多言,一口氣將姜湯喝完,閑聊了幾句,王秋雲帶著雲雲過來了。
盛屏見王秋雲是個細眉清秀的女子,心中稍安。
王秋雲一見蔣鷺和盛屏,便上前一步握著盛屏的手,“妹妹,要去你家打攪了,等過了這段時日,我便帶著雲雲回孃家。”
盛屏是個外來人,跟這裡的人相處得小心些,不然露出了馬腳,還不定會怎樣,所以一向很少跟外面人的交流。
這王嫂子說話客氣,眉眼間都是笑意,她便將七上八下的心安頓下來,誠心實意道,“嫂子只管安心住下。”
盛屏和蔣鷺帶著王秋雲母女回到家,先讓她們去堂屋看了一遍,確定沒有缺少的東西後,蔣鷺去了廚房,盛屏則帶著她們在房子四周轉了轉,熟悉下週圍環境。
地方不大,沒多久就回了院子,盛屏想著她們母女兩人初來乍到是要說點悄悄話的,便去廚房和蔣鷺一起做晚餐。
廚房裡蔣鷺已經把燉煮好的鹹魚、鹹肉和幹筍盛出來放到大碗裡了,再炒兩個素菜、一個肉片便能吃飯。
一般蔣鷺在家時,都是蔣鷺下廚,盛屏就打打下手,這會兒盛屏一邊往灶臺裡放柴火,一邊問,“相公,王嫂子孃家離這裡遠不遠?”
“馬車七八天,驢車十天。”
盛屏想了想,“我覺得王嫂子她們回了孃家也未必有好日子過。”
蔣鷺把煮米飯的蓋子蓋上,搬了小凳子坐在盛屏身旁,“怎麼說?”
“若是王嫂子與孃家關系和睦,即便是沒幾天就要過春節,她也不會帶著女兒住進咱們家,再說了,她丈夫去世的訊息肯定早就傳回孃家去了,也沒見來個人去幫幫她,如今也不是農忙,抽出空來看看應當不是難事,便是來往不便,一封書信總是要有的吧?”
蔣鷺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我看等年後,相公你就給她孃家寫封信,讓她孃家的人來接,就是我們出些路費也是可以的,好過她們母女倆在路上擔驚受怕。”
蔣鷺覺得有道理,“好,一會兒吃飯我跟王嫂子提一句。”
堂屋裡,王秋雲帶著雲雲坐在床榻上,雲雲依偎在她的懷裡,“娘,我們以後要住在這裡嗎?”
“嗯,等過了年,娘親便帶你回外祖母家。”
雲雲眼眶一紅,“我不想去外祖母家。”
王秋雲孃家光景並不好,她的兩個哥哥成親早,嫂子都是厲害人,成婚不到一年,便分了家,過年過節的才會回家看一眼,每回離開都不空手。
一個小弟弟是個病秧子,只比雲雲大三歲,說話總是慢吞吞,這些年受了村裡人逗弄,已經許久不曾開口說話了。
去年開春,一場風寒,父親病故,王秋雲帶著雲雲回孃家奔喪,兩位厲害嫂嫂竟是讓她們娘倆連門都沒進成,只在墳前磕了三個頭。
雲雲總記著兩個舅母看向她的眼神,比村裡的瘋狗都嚇人,她一點兒也不想回去。
王秋雲知道孃家現在只有娘親和一個小弟弟,兩個人日子過得未必比她好,只是住在別人家到底不好,便是回孃家遭冷眼也好過無家可去,她只能柔聲安慰,“雲雲乖,咱們這次去那邊,不必去見兩個舅母,只跟小舅舅和外祖母住,好不好?”
雲雲癟著嘴,一副哭相,但忍住沒讓眼淚掉下來,點了點頭。
廚房的香味飄進屋裡,雲雲動了動鼻子,揉著肚子,“娘,好香。”
王秋雲笑著點點她的額頭,“嗯,香,但是吃飯的時候要注意,別光顧著撿肉吃,也別吃太多。”
雲雲乖巧的點頭,“我知道的。”
母女倆在屋裡說了好一陣話,估摸著到吃飯的點了才出去。
蔣鷺和盛屏已經將飯菜燒好擺在長桌上,地方小,沒有別的房間可以做堂屋,秋夏好說,院子裡擺上桌椅便能吃飯,如今是冬日,雖說氣候不那麼寒冷,偶爾一涼風襲來,依然讓人凍得哆嗦。
盛屏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飯菜都擺到他們房間去,等飯後讓蔣鷺把柴房收拾出來,擺上桌椅,以後就在那裡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