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嬤嬤一聽這個,眼神就複雜起來。

她從前待的人家世是家,世家是講究規矩的,最不喜歡怪力亂神那一套。景嬤嬤也受到了影響,剛開始傳出這個話的時候,她也是絲毫不信的,覺得這大概就是運氣好了些而已。

誰知道後面還接連有這種類似的事情發展,一次兩次是運氣,那麼次數多了還真不好說。就算真的是運氣,那麼他們在種地方面的運氣也是無人能比的。

景嬤嬤覺得,說不定這棉花還真能讓她給搗鼓出來。若是真的可以的話,那麼西北到時候也可以種植棉花了,還有許許多多的作物,她都不敢想象,再有多一些的時間,這西北之地得發展成什麼樣。

就算是成為第二個魚米之鄉,景嬤嬤覺得也不是不可能。

若是西北真的能夠種出更多的糧食的話,江南那天下糧倉說不定就會被取而代之。畢竟江南富庶的時間太久,那麼多的各個利益集團之間勾連太深,皇上縱然想要整治,一時之間也是無從下手的。即便是當今聖上,也無法拿出來那樣的魄力。

畢竟江南一旦亂了,那可真的是要動搖國本的。

景嬤嬤趕緊制止住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不能再想下去了。她現在就只是蘇家的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針線教習嬤嬤,看著被規整的十分妥帖的土地,景嬤嬤笑了笑。

第二天,蘇葉接到了將軍府的來信。

信中寫到了那些小麥種子種下去之後的長勢,可以說是非常喜人了。杆子比從前見過的那些都要粗很多,他們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麥子成熟能夠收獲的時候了。

西北軍營地範圍內的土地土壤並不如何肥沃,他們開的地也都是沒有人願意過去那邊種的,西北軍就種上了小麥和山藥蛋,軍師跟陸定山計算過産量,等到收獲的時候,即便是沒有朝廷的糧草供給,他們也能夠自給自足了。

當然該向朝廷伸手要糧餉也還是要要的,陸定山治軍嚴格,但是手同樣大方,他可以少要一點糧草,但是軍餉要多少兩成。

一想到這個,陸定山心裡便美滋滋的。

而西北軍眾將士也覺得往後的日子有了盼頭,一個個的操練起來都跟不要命似的。

這是個良性的迴圈。

當然,這些蘇葉都不知道,她看著來信想到自己今年都沒有種小麥,家中的麵粉也不多了,這會兒日子好過起來,對於吃的東西便變得挑剔起來。若是每一頓都吃山藥蛋,蘇葉覺得用不了多久她一準得瘋。

她院子裡棉花不多,但是等到收獲之後有了更多的種子,她就準備那兩畝地都種棉花,到時候用棉衣跟西北軍交換小麥應該是可以的吧?

可是那也要等到明年了,今年的地也不能空著,她得種點什麼呢?

一畝地種植小麥,一畝地先預留出來再說。

三月間,院子裡那兩壟地的棉花都冒出了頭,被蘇葉種植在花盆裡面的那一棵也已經長得有成年人的手掌那麼高了,蘇葉對於這樣的長勢非常滿意。

景嬤嬤看著也覺得不可思議,但同時也覺得這似乎又是應該的。

彷彿真的是什麼東西到了蘇葉手上,好像都能夠種的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