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成立後,中央最高權力機構是內閣,理所當然的,這是李察根據上輩子的記憶建立的政體。

畢竟在這個世界,無論是西亞還是中亞的大漢帝國,都沒有建立過內閣體制。

大唐帝國的內閣設立了陸軍部,財政部,行政部,司法部以及一個統籌內閣的首相。

錦衣衛是額外設立的諜報組織,直接對李察這個大唐皇帝負責,錦衣衛指揮使仍然由李二狗兼職。

陸軍部部長為月神,財政部部長為李二狗,行政部部長為雪女,司法部部長為紫女,曉夢為首相。

除了李二狗外,全都是李察的貼身人。

與其說這是帝國內閣,不如說是後宮內閣……

男性老人則全都在下面帶兵。

內閣長期呆在帝國中央,需要陪在李察身邊頒佈政令,所以李察提拔的都是自己身邊有能力的美女。

只有辦事能力出眾的李二狗用能力擊敗了顏值,擠入美女內閣團中。

成為首相的曉夢,將原本巾幗鐵衛的事務都交給焰靈姬,焰靈姬正式轉正為巾幗鐵衛長,算是李察的貼身保鏢頭子。

如今李察的安保有足足三層。

最靠近李察的是巾幗鐵衛,李察的飲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巾幗鐵衛的美女們負責。

充當李察所在宮廷的侍衛,以及帶領出徵時充當帝王儀仗隊的是2000人一個團級規模的御林軍。

跟巾幗鐵衛一樣,御林軍全員破限武者,裝備質量最好的火槍和鐵甲。

第三層也就是最外圍一層的皇帝親衛,就是近衛軍了。

近衛軍只能算是名義上的皇帝親衛部隊,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拱衛重要城市和上戰場。

帝國內閣本質上就是皇室內閣,兩者沒有任何區別。

李察出征的時候帝國內閣也要跟隨,大唐帝國的中都留守內閣則由帝國內閣的副手接管,維持帝國本土的基本秩序。

一切政令都已跟隨李察的帝國內閣為主。

畢竟,帝國內閣並不是只有幾位部長,每一個部長下面都是一個龐大無比的政府部門,擁有大量的官僚和做事的公職人員。

只不過在大唐帝國中,帝國內閣頒發的政令具有最高優先執行權罷了。

除了帝國內閣的幾位部長外,大唐帝國最具備權威的當屬幾大軍團的軍團長了。

分別是白虎軍團的軍團長龐三刀,朱雀軍團的軍團長莉莉亞,青龍軍團的軍團長曆天明,御林軍統領泰勒斯,近衛騎兵軍團軍團長趙雷,近衛步兵軍團軍團長大司命。

大司命原本在陰陽宗就是專職帶兵的,所以李察才放心讓她獨擋一面。

由於大唐帝國的政府部門要職官員都被奴隸印記洗腦控制,所以大唐帝國雖然是依靠官僚體系管理龐大無比的西亞地區,但政府效率卻堪比21世紀政府一般高效,遠不是封建時代的帝國所能比擬的。

這使得大唐帝國籌集戰略物資,動員軍事行動的步伐十分快捷。

到了1407年,李察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初創帝國內部的整合,無論是朝堂上還是民間,都不再有反對和敵視的聲音出現。

投降的地頭蛇勢力得到了官位和奴隸印記的雙重安撫,頭鐵的地頭蛇勢力則遭到了帝國主義鐵拳的殘酷鎮壓。

大唐帝國的鎮壓玩的就是株連九族,斬草除根。

將東方人打擊政敵的那一套全都照搬過來。

其實,在古代政治學房門,李察一直覺得自己上輩子世界歷史上,東方的政治智慧要遠高於西方。

東方朝廷打擊政敵那叫一個不遺餘力,恨不得將你祖孫三代殺得一個不剩。

哪像西方社會那般,國王失敗被俘獲都能得到赦免!

當然,這也跟同時期東西方政體不同,西方還停留在分封時代,國王的權力並不是很大,沒法做到贏者通吃,西方社會變成這個鳥樣,都是查理曼大帝那個腦殘玩意留下的鍋。

他開啟了分散中央權力的先河,讓封建主貴族的權力變得無比龐大,甚至提出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概念,這在東方朝廷眼裡就很離譜。

而東方朝廷的政治鬥爭之所以那麼酷烈,主要還是因為東方朝廷可以贏者通吃,登上皇位的人能將跟自己競爭的兄弟姐妹殺個血流成河也不會被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