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葡萄彈加火槍齊射被噴了一臉……

事實證明,哈基姆蘇丹乃至他麾下的騎兵將領,都低估了槍炮齊射的威力,尤其是火炮葡萄彈齊射的威力。

上萬騎兵的衝鋒大陣,還沒等接近敵人的陣前,整個衝鋒陣型就被葡萄彈和火槍齊射大套餐撕得粉碎。

部分幸運且勇敢的薩蘭德騎兵衝到白虎軍團敵陣前時,悲哀的發現自己左右的友軍同袍竟然少了近半數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結果自然就是少數騎兵自殺式的撞在長槍方陣上,死得毫無意義。

那些看清楚戰場形勢的薩蘭德騎兵,連忙調轉馬頭沒有一頭撞在堅固的長槍陣上,而是換上了騎弓,跟長槍陣平行而過,拉弓搭上破甲重箭朝著白虎軍團的步兵射過去。

這支被哈基姆蘇丹安排看守外圍側翼的薩蘭德騎兵,屬於薩蘭德蘇丹國騎兵序列中的精銳,不光能衝鋒,馬上騎射的功夫也不錯,而且沒有速度較慢的駱駝騎兵,清一色騎著戰馬的標準弓騎兵。

只是,這些弓騎兵剛射出第一支箭失,就看到對面的前排長槍兵蹲地豎起槍矛,後面則伸出一根根黑洞洞的槍管,那閃爍的火光是火繩上點燃的死亡之光。

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和海量的硝煙升空,正在玩著騎射花樣的薩蘭德弓騎兵,成片成片跟著戰馬一起倒下。

哈基姆蘇丹不知道的是,在李察上輩子那個歷史時空中,八里橋那旮旯的發生過一次會戰,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滿清帝國,集結了全國騎射功夫最牛掰的弓騎兵,跟槍炮武裝起來的敵軍對射。

幾萬騎兵打幾千火槍橫陣,己方死得遍地都是,敵人的傷亡卻是個位數……

雖說火繩槍比起燧發槍落後了不少主要是射速和火力密度不足),但騎射的有效射程太近了,如此近的距離下,火槍的精度問題得到了完美解決,齊射之後,基本上就跟清場一般。

最重要的是,騎兵目標比步兵大得多,更容易瞄準,也更容易中彈。

不出意外的,哈基姆蘇丹留下的用來護衛外圍側翼的精銳騎兵萬人隊崩了。

崩的一點脾氣都沒有……

沒有了這支護衛外圍側翼的騎兵阻攔,數萬人的白虎軍團如同勐虎下山一般,撲向主戰場,無人可擋!

首先,被兩面包夾的薩蘭德騎兵集團率先崩潰逃散,勉力支撐的朱雀軍團士氣大陣,將插入自家軍陣體內的薩蘭德騎兵紛紛包圍住,用血肉之軀擋住了他們的馬蹄,無論是騎著駱駝的還是騎著小馬的,都被砍斷畜生的四條腿,拖了下來。

隨著一支支薩蘭德騎兵崩潰,乃至被圍住全殲,主戰場的局勢已經不可逆轉。

哈基姆蘇丹滿臉痛苦的看著主戰場的局勢,命人偽裝自己繼續呆在王旗之下,他則帶著少量騎兵親衛逃離。

哈基姆蘇丹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為了讓己方還沒崩潰的軍隊能繼續打下去,只要王旗不倒,終歸有腦子一根筋的薩蘭德勇士會繼續奮戰。

或者說,戰場太大,很多薩蘭德勇士看不見主戰場的局勢,只顧著跟眼前的敵人廝殺。

其中,當屬圍攻斯瓦迪亞軍團的薩蘭德騎兵最賣力,因為在他們眼裡,對手的騎兵和步兵都被己方包圍穿插,勝利即將落到手中。

反觀斯瓦迪亞王國計程車兵,根本看不見數里地之外的主戰場局勢,雖然他們的騎兵和步兵兩大集團匯合到一起,但損失慘重,能戰鬥的只剩下不足萬人,軍心士氣已經跌落到冰點。

哈勞斯收到報告,得知主戰場勝局已定後,立馬向李察進言:“大帥,趕緊派兵去支援我麾下的軍團吧,否則他們支撐不了太久。

他們不知道主戰場已經取得勝利,沒有多少士氣堅持下去的。”

“你知道,薩蘭德蘇丹國的主力最難纏的地方在哪麼?”

哈勞斯聽到這個問題微微一愣,下意識附和道:“在哪?”

“他們的騎兵數量太多了。

如果只是將薩蘭德蘇丹國的主力擊潰,我們頂多只能留下幾萬敵軍步兵,很難殲滅敵軍騎兵。

如果讓數萬薩蘭德騎兵逃回去,被哈基姆蘇丹重整的話,他恐怕會堅持打下去,一直等到馬穆魯克王朝的援軍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