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近衛騎兵團(第2/3頁)
章節報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官場上正常的人情往來還是有的,李察總不能連下面人給當官的送禮這一條都禁止,他也沒那個本事禁止……
只要不侵吞軍政府財產,不影響生產效率,其他的小缺陷李察還是可以容忍的。
畢竟官場就是一個大染缸,人情世故四個字道破了多少社會現實?
這一戰,李察麾下的夥伴士兵只有驍騎營上場,當然,他帶來的夥伴士兵也不多……
所以夥伴士兵的損失微乎其微,驍騎營在衝陣的時候,只損失了53人。
這都是之前其他兵團帶來的功勞,等驍騎營上陣的時候,面對的是幾千名士氣低迷的聯軍雜兵,和幾百人的精銳護軍,還一個個人心惶惶的,驍騎營如果這都沒法打贏的話,跟滿清中後期的八旗子弟兵有何區別?
這是李察不帶任何民族情緒的中肯評價,清末年代的八旗子弟兵,連明末的軍戶兵都不如!
明末的軍戶兵只要錢給足了,還是有點戰鬥力的,清末的八旗兵那真是不管朝廷怎麼做,都沒辦法扶起來的爛泥。
若非如此,清末朝廷怎麼會允許地方漢人督撫做大做強?
清朝皇室難不成就看不到漢人督撫掌握兵權後的危害麼?
後面的辛亥革命一聲槍響,大半個中國反了清廷,都是從地方漢人督撫掌握兵權開始留下來的隱患。
滿人不堪用,為了維持國家統治,清廷只能服下了重用漢人督撫的慢性毒藥。
會戰只打了一天,即便加上後續對潰兵的追殺,也不過持續了三天三夜罷了。
但清理戰場和收押戰俘,卻花費了足足一個多禮拜的時間。
這一戰,李察所部殺死的敵人數量沒辦法統計,畢竟戰鬥太過激烈,很多屍體都被切成了肉塊,肢體分離,拼接起來太過麻煩,西亞自由軍自然不會去給敵人的殘屍尋找對應的零部件進行拼接。
哪怕是對自己人的屍體進行拼接安葬,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幸好,有大量的戰俘負責體力勞作。
不過抓捕的戰俘數量還是可以統計的,足足有六萬多人變成了李察的戰俘。
其中,超過一萬人是諾德步兵、維基亞弓箭手、諾德勇士、維基亞神射手等兩國精銳步兵。
諾德皇家侍衛和維基亞衛士被俘虜的數量很少,只有幾百人而已。
這還是因為這兩大精銳護軍都是步兵,跑路速度慢的緣故。
諾德皇家侍衛和維基亞衛士的陣亡比例是最高的,抵抗意志是最強的,能俘獲數百人,完全是因為兩位國王拋棄了他們跑路,導致這兩大精銳國王護軍全軍覆沒!
諾德王國和維基亞王國的步兵主力,也沒逃回去多少人,因為這兩隻步兵主力身處一線,潰散的時候屬於第一批被追兵咬住尾巴的隊伍。
逃跑數量最多的,反倒是兩大王國的雜兵軍團。
收押完戰俘後,李察立刻下令對戰俘進行精準篩選,按照以往的慣例,按照個人實力和正規軍士兵的身份進行排查。
能達到養血段位,也就是西亞地區低階武士水準的戰俘,通通安排集體跟李察見面。
很快,李察就將積攢的8000枚奴隸印記全部用了出去。
即便如此,仍然有數千名符合條件的戰俘沒有被奴隸印記控制。
可以說,這一波會戰李察吃得肚圓撐到了。
畢竟這是雲集了兩大王國絕大多數武士的聯軍。
李察麾下的夥伴士兵數量一下子增加8000人,其中還有不少人都是優秀的騎兵,被趙雷挑選一番後,將驍騎營的編制擴充到了足足2000人!
按照西亞自由軍的新式軍制,這支騎兵部隊自然不能繼續稱之為營,李察親自對趙雷所部騎兵部隊頒發了新的番號,賜予了象徵著榮譽的近衛騎兵團的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