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統治的藝術(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察上輩子那個社會,大家能看見的商業大老,哪一個不是官方背景深厚?
裡面沒人,你壓根不可能把企業做大做強!
軍戶司的權力就很大了,軍政府麾下的民戶和軍戶是分屬不同部門管轄的,民戶由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軍戶則直接由軍戶司管理。
就算是軍戶犯了民事桉件,在地方政府司法部門審判的時候,也需要有軍戶司的人陪同審判,防止軍戶家庭的人在司法程式中,被冤枉。
在如今這個遍地竇娥的年代裡,這對平民階級而言,已經是一種特權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甚至,軍政府為了鼓勵那幫炮灰士兵努力戰鬥,還提出了軍功免罪的清單。
只要你肯拿出積攢的軍功給家人抵罪,家裡人只要不是犯下滔天大罪,你的軍功數量夠用,都是可以免罪的。
這就跟拿軍功換軍田一個道理。
只不過軍功抵罪不會跟軍功換軍田一樣,設定數量上限。
軍戶家裡的爺們如果牛逼的話,理論上可以一直觸犯法律,消耗軍功來免罪……
畢竟,西亞自由軍隨著規模越來越多,對非夥伴士兵的晉升要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軍功了。
還設定了很多門檻,或者只是給個無權的副職等等,就連軍功田都設定了上限。
不少士兵又不想拿軍功換取錢財,所以軍功兌換的範疇自然要不斷擴大,只要麾下士兵肯賣命,李察並不介意給軍戶家庭一些法外特權。
而且,讓那些民戶感覺到司法的特權不公,也能督促民戶家庭出人參軍,成為軍戶嘛。
炮灰這東西,李察從不嫌多,誰叫西亞自由軍熱衷於戰爭,傷亡比例過高呢?
迄今為止,李察的夥伴數量已經積累到5000多人,還有一萬多奴隸印記沒有使用,等著篩選完波斯高原的武士階層後,一次性投放。
李察能積攢出這麼豐厚的家底,全都是靠著炮灰們拋頭顱灑熱血打出來的。
沒有足夠的炮灰在前面當肉盾,犧牲自我的話,李察的夥伴士兵早就消耗殆盡了。
正因如此,波斯高原的民眾也變聰明瞭,無論西亞自由軍軍政府怎麼強調軍戶的好處,參軍熱情也不如西亞自由軍剛建立的那時候了。
每一次決戰後,軍戶家庭都是成批成批的給至親之人訂棺材,傻子都知道參加西亞自由軍的風險有多大。
只不過這個時代人命如草芥,波斯高原才沒有出現強烈的厭戰情緒。
變化最大的當屬烈士營,如今的烈士營不再是一個福利任務派發營,而是一個烈士軍卷撫卹福利保障的政府部門。
同時,烈士營還會撫養那些父母為西亞自由軍戰死,沒人撫養的孤兒,從小對這些孤兒進行忠大帥的思想教育……
奴隸印記名額寶貴,如果可以用常規手段擴充自身實力的話,李察自然不會放棄。
除此之外,烈士營如今最大的業務就是葬禮一條龍服務。
因為烈士營要承擔大量陣亡士兵的葬禮,西亞自由軍又是一個很尊重死人的組織,這使得烈士營的葬禮業務越發精煉,甚至都把業務延伸到民間了,定製了明確的送葬儀式。
讓普通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官員葬禮的儀式感,前提是你有錢,或者是你為西亞自由軍戰死。
當然,烈士營還會安排那些傷殘士兵的後續工作。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西亞自由軍對待傷亡將士都是相當不錯的。
這也是為何西亞自由軍的炮灰部隊傷亡率那麼高,仍然沒有為兵源發愁過的原因。
嗯,也有波斯賤民太窮的因素在裡面……
李察上輩子學到的最大社會管理經驗就是,一定不能讓普通平民階級富裕起來。
因為只有平民階級足夠窮,他們才會有努力奮鬥向上的精神!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