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城內能動員出多少士兵?”

維魯斯的城主向城內主管軍事的城衛軍統領詢問道。

西亞地區在分封體制下,無論是頂尖領主家族還是普通領主家族,官僚體系都十分混亂簡單。

一般來說,擁有多塊封地和城池的大家族,僅僅只會在各個城堡和城市中設立三個官員。

統籌一切的城主,負責軍事的城衛軍統領,以及主管財政,一般由大家族旁系成員擔任的財務官或稅務官。

再往下的官員職務,就是這些軍政財的一把手自己安排人了。

所以,某種意義上,大家族下面所屬的城池城堡,也相當於一個個分封的附庸領地,那些城主僅僅相當於受到制約的領主罷了。

而且由於交通問題和通訊問題,距離遙遠的封地城池除了定期送錢外,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

就好比現在的維魯斯城內的高官們,雖然城頭掛著羅多克家族的旗幟,但他們內部早就自成一體,即便是來自於羅多克家族旁系的財務官,也跟城主一行人結成利益團體。

血緣關係在利益面前,並不是十分可靠。

當然,大家一起撈錢享受沒問題,如果要造羅多克家族的反,是沒人同意的。

畢竟,那麼做會遭到主家的報復,是要打仗死人的,大家的日子過的正舒服呢,為啥要拼命?

獨立的名頭對他們而言吸引力不大,反正平日裡羅多克家族的嫡系成員也不會過來,他們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在這種政治體制下,維魯斯城的戰鬥意志可想而知……

當然,這也是西亞大家族故意維持的緣故。

距離家族核心領地較遠的封地,保持虛弱的軍事力量,和貪圖富貴的統治階層,對於家族長久統治是非常有利的。

大家族的家主不擔心下面人貪汙受賄,只要不豢養私軍謀求獨立就足夠了。

反正需要打仗的時候,會有家族核心領地出兵。

除了家族核心領地外,其餘領地的用途都是供血。

像維魯斯城和亞倫城這種大城池,上繳的稅賦雖然會以第納爾金幣的方式計算,但真正運往羅多克家族核心領地的稅賦,往往都會在當地換成有用的實物物資。

而不是單純的運輸金幣過去。

正因如此,各地城池往往只有維持基本秩序的城衛軍。

“城主,我們除了2000名城衛軍外,只募集了5000名民兵,城內的民眾對於黃巾賊都非常恐懼,他們拒絕拿起武器戰鬥,每天夜裡都有逃民離開維魯斯城……”

城衛軍的統領一臉無奈的回道。

就這5000名民兵,戰鬥計程車氣也非常低迷,完全是本著民兵補貼來的……

不過壞訊息已經夠多了,城衛軍統領不打算繼續給城主添堵。

實際上,這位城衛軍統領不止一次想過——他要不要派人私底下聯絡西亞自由軍,給自己賣一個投誠的好價錢呢?

畢竟,西亞自由軍佔領新底比斯城後,那些投降的希臘權貴也沒有遭到屠殺。

連希臘權貴都沒有被西亞自由軍敵視和殺死,他這種純種的波斯本地人,應該能倖免吧。

“城中的富戶呢?

到了這一步,他們難度不應該出人出力麼?”

城主憤怒的問道。

他沒想到,諾大的維魯斯城,才募集到5000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