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戰爭打得是物資(第1/2頁)
章節報錯
斥候不一定非要有馬才可以,步兵同樣可以充當斥候,最多遇到敵軍的騎馬斥候,生存率會低一些罷了。
死在外面的斥候,其實也是一種資訊傳遞方式,意味著這隊斥候負責的方向有敵人。
西亞自由軍馬匹沒多少,但最不缺的就是人了。
那麼龐大的人力資源,自然要充分利用起來。
只要將擔任斥候,完成任務得到的軍功提上去,有的是前鋒營士兵願意嘗試一把。
趙雷很快從前鋒營中透過釋出斥候任務的方式,拉出來數百人,進行簡單分隊整編後,撒網式的投放出去。
有了充足的人力後,西亞自由軍對周邊敵軍的行蹤訊息,數量陡然上漲。
其中不少訊息,都是透過‘失蹤’的斥候得知的。
斥候失蹤後,家人可以得到任務獎勵兌現的物資。
算是一種補償。
跟戰死的撫卹金沒法比,但比啥都沒有強得多。
最吸引前鋒營士兵擔任斥候的,是未來美好的前景,只要積攢到足夠的軍功,他們就可以轉職成真正的斥候,享受下士軍銜計程車官待遇。
並且打仗的時候,不用充當一線戰兵,在戰後也能得到不少戰利品分配。
正因如此,死亡率不低的斥候才會讓前鋒營士兵趨之若鶩。
有了大批前鋒營士兵充當兩條腿的斥候,趙雷麾下的驍騎營總算不用遠離大部隊了,可以一直在大部隊周圍巡視,防止敵人埋伏。
而準備伏擊西亞自由軍的波斯領主聯軍兵團,卻屢屢被大量的西亞自由軍斥候發現蹤跡,而功虧一簣。
他們無論是否擊殺西亞自由軍的斥候,都會導致西亞自由軍那邊察覺。
甚至有著充足人力資源的西亞自由軍,完全不把斥候的命當回事,一個方向很多時候都會派遣足足三波的斥候隊,如果有特殊情況的話,派遣的斥候隊波次更多!
同時,大量的斥候也為李察繪製了更加詳盡的戰略地圖。
雖說李察從原前鋒軍遺產中得到了一張西亞戰略地圖,但那張西亞戰略地圖除了雙方邊境地帶外,越深入波斯高原越像不靠譜的旅遊地圖……
很多地方漢人壓根沒去過,全憑商隊描述繪製的。
就連部分城鎮和堡壘標註的地點都有誤差。
更詳盡的山巒地形就別想了……
一般地圖上僅僅只是標註一個山地圖示了事,其他資訊一概不知。
所以,西亞自由軍從未停歇過繪製戰略地圖的工作。
西亞地區在地理概念上,主要被希臘人劃分為四大部分。
瀕臨大漢帝國西疆的是波斯高原,波斯高原往西是小亞細亞地區,小亞細亞地區往南是阿拉伯半島,小亞細亞地區往北則是突厥大草原。
這就是希臘人或者說歐洲人眼中的西亞地區了。
至於中亞地區,基本上就是大漢帝國的全部疆土和北方草原蠻族、南方非人異族生活的土地。
在中亞地區下面還有一個南亞地區,也就是俗稱的印度次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