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一次閱兵(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西亞自由軍的軍主……現在叫做大帥的李察,看上去也像是個講道理的人,不是無腦殺人的蠻子。
這一點對希臘人很重要。
“大家的根都在新底比斯城和周邊的莊園裡,我們世代定居在這裡,跟希臘本土的聯絡已經很少了,大家還是多為自己家族的未來考慮吧。”
其中一名鐵桿希臘奸趁機勸說道。
這種人在新底比斯城內並不是少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畢竟希臘人除了斯巴達城邦外,都不是玉石俱焚的民族,希臘人本質上是一種侵略的商人文化。
他們的對外殖民,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或是野蠻擴張自己的市場規模,或是乾脆直接收保護費,說白了都是為了錢財。
這就是典型的商人文明。
跟只知道埋頭種地的農耕文明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大漢帝國就是典型的農耕文明,甚至在職業高低上,還排列出來士農工商,士大夫是貴族階級,排列在首位很正常,但第二位的職業就是農夫,由此可見農耕文明的本質。
商業排在末尾,很顯然是一種賤業。
這也是為何大漢帝國的商人發達之後,都會大肆購置田產當地主老爺的原因。
這不光是為了財富保值,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甚至有大商人乾脆給自己買一頂官帽子,直接擠入士大夫的貴族行列中。
當然,買官的代價可比買地高多了,而且還容易被當官的坑害。
畢竟,在大漢帝國中,官員買賣是違法行為,大家都只能私下裡進行,不能公開買賣。
反觀希臘城邦同盟,就是典型的商人文化,無論是希臘本土還是希臘在西亞地區建立的殖民地,種地的都不是希臘公民,而是農奴和附庸平民。
倒不是說希臘城邦對農業不重視,而是希臘城邦將商業賺錢擺在了農業前面。
這個時代的商人文明其實本質上就是一種強盜文明,遇到強大對手的時候,商人會彬彬有禮的公平交易,遇到弱小對手的時候,則會直接強上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甚至直接將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提供廉價的原材料商品。
李察上輩子那個世界歷史上,在大航海時期崛起的日不落帝國,其實就是這種強盜式的商人文明。
不過正因如此,希臘城邦同盟才能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當強盜嘛,必須要能打,不然誰搶誰就不好說了。
與農耕文明為主體的大漢帝國相比,商人文明的希臘城邦同盟,侵略的慾望明顯更強烈一些,這就是為何雙方之間的戰爭,往往都是希臘人主動發起的原因之一。
不是大漢帝國沒有能力發起進攻,而是大漢帝國感覺沒必要打仗。
閱兵儀式結束後,西亞自由軍跟新底比斯城內的公民富戶代表的談判異常順利。
這些新底比斯城的公民代表都是他們自己選拔出來的,在商人文明觀念的希臘公民眼裡,有錢人才有資格當他們的代表,所以這些代表每一個都是新底比斯城內的一等公民。
隨後,雙方洽談中,新底比斯城市政廳正式成立,取代了原本的委員會制度。
因為新底比斯城內原本的常任委員會權力太大了,軍政財大權都掌控在手中。
而新成立的市政廳,基本上只有行政權,並且還要受到西亞自由軍後勤司的監督。
至關重要的稅收部門,則有市政廳和後勤司共同派人統計,徵收稅賦的時候,武力由西亞自由軍承擔,市政廳則派人幫忙。
畢竟,這些地頭蛇更瞭解當地的情況。
李察試圖在新底比斯城和周邊地區紮下跟腳,所以對待市政廳的眾多本地代表態度溫和,不過市政廳裡的高官,在李察的提名下,大部分都是被奴隸印記控制的夥伴擔任。
這也是李察的夥伴從全軍事化走向軍政分離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李察還從擴充的夥伴中,挑選了一百名騎術最好計程車兵進入驍騎營。
他們的裝備和馬上戰鬥的技能,跟原本的驍騎營騎兵差不多,本來李察還想多招點人,但發現那些希臘戰俘中,精通馬上作戰的人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