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僕從軍波浪般一波波往上湧,一波打累了就退回去,第二波用不了幾分鐘就能頂替上來,根本不給西亞自由軍前鋒營士兵休息的機會。

雖說西亞自由軍前鋒營的軍陣,也有幾排輪著上前戰鬥的舉措,但終歸人少,在這種波浪式的來回衝擊下,肉搏戰才展開不到一個小時,營寨外圍的軍陣就不得不趁著波斯僕從軍波次之間的空檔,退入營寨之中。

山下修造的防禦營寨,其實才是西亞自由軍打這場防守反擊戰的核心。

外圍列出來的軍陣,不過是用來消耗波斯兵團罷了。

波斯兵團想著先消耗西亞自由軍的體力和遠端武器,西亞自由軍的李察何嘗不這麼想?

冷兵器戰鬥對士兵的體力消耗非常大,這就跟一個人拼了命一直在鬥毆一個道理,就算是打人的一方,拳打腳踢不間斷一個小時下來,基本上也脫力了……

更何況,戰場上大家每一招都恨不得把一分力氣當成三分力氣使,根本不敢有所保留,激戰的時候自然要輪替上場,否則很容易累的提不起刀槍被敵人鑽空子。

這就使得冷兵器肉搏作戰拖延的時間很長,畢竟士兵們還要中場休息……

然而,兵力優勢在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一方有一百個人輪著上場砍人,另一方只有十個人輪著上場砍人,你再能打,體力消耗擺在那裡,也得吃大虧。

除非,雙方的武器裝備有代差,一方有鐵甲,一方沒有,防禦都破不開,自然也就不用被拖入消耗戰,直接頂著刀槍不入的鐵皮往前衝即可。

只可惜,雙方都有重甲兵,波斯兵團的重甲兵還擁有絕對的人數優勢,李察只能先防禦再找機會反攻。

麾下不怕死的奴役士兵,不代表真的不會死。

這種來來回回的衝鋒肉搏其實是非常枯燥的,跟李察上輩子看過的戰爭影視劇完全沒有可比性。

事實上,影視劇裡都是擺拍的場面,真實的戰場千軍萬馬衝鋒的場面不少,但一波就把對手沖垮……

這麼弱,他們為什麼還要打堂堂之陣?

早就跑路了!

並且,真實的戰場中,混戰的場面其實並不多,因為人都是怕死的,當週圍全都是敵人的身影時,有幾個人還會拼命?

為了保證軍心士氣,一般都需要大家聚在一起群毆,你一排我一列互相對砍或對捅,才是冷兵器戰場的常態。

能在混戰中堅持下來作戰的,無一不是精銳或士氣爆表,有著死戰理由計程車卒。

這種士卒能打混戰,其實就能打巷戰。

巷戰不過是複雜一些的混戰罷了。

如今西亞自由軍的前鋒營和波斯兵團的波斯僕從軍,很顯然不是混戰,雙方看似夾雜在一起,其實從高處看能發現涇渭分明的兩條兵線。

一方清一色的黃色頭巾,另一方則沒有黃色頭巾。

將西亞自由軍逼入後方的營寨中後,波斯僕從軍計程車氣得到了小幅度回升。

底層的波斯僕從軍士兵不懂什麼戰場局勢,他們只要看到敵人退了,就會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