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學堂順利開學,也漸漸上了軌道。

男子學堂自是不用她操心,也輪不到她操心。

女子學堂卻在她的一手安排下辦的有聲有色。

學堂每日上午7點到10點,下午1點到4點上課,上五天休一天。這個作息也是幾人商量出來的,因為古代女孩子在家裡都要承擔一定的家務,不可能全天候的學習。

在眾多課程中,刺繡無疑是最受這些女孩子喜歡的,因為都知道學好一門手藝,對她們的未來有多大的益處。

課堂上靜悄悄,每個女孩子都認認真真穿針引線。

雖然周家榮和李曉嵐大方包攬了學堂裡的大部分開銷,但也定下規矩,學堂裡用的一應東西,都不能私自帶回家中,只能學堂裡用。

這也是防止有人當他們是冤大頭,一針一線,一筆一墨,雖然微不足道,卻也能積少成多。

他們雖然說是免費開族學,可村子裡真正來上的,也只有一半,女孩子就更少了。

並不是所有家庭的大家長都公正開明,有前瞻性。農村孩子多,家中多一個勞動力可以賺多少糧食,哪能讓所有孩子都上學,免費也不行。

而且說是免費,也就是在學堂束脩那一塊,筆墨紙硯每月發放也有定例,可不是讓你無止境揮霍的,逢年過節先生的禮總不能也周家榮出吧。

如果真正想要有所進益去考科考,要花的銀子必然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自己家裡總也要備些筆墨紙硯,而且書本才是大頭。周家榮還沒有豪到,能人手一本書送出去的程度。

他自然不可能無止境地供全村孩子去科考,所以才有了學堂的東西,不可帶回家的規定。

但除了上課時間,他也不阻止好學的孩子留下來學習。這樣也能讓真正好學的孩子得到益處,畢竟,只要在學堂,書本是任你借閱,也可抄錄的。

而且,他也表示過,果然真有真才實學的孩子,科舉路上有為難處,也會適量幫襯。

當然,所有話都沒說死……

人心啊,有時候真不是他們要小人之心,要知道“升米恩,鬥米仇”這句俗話能傳下來,自有它道理。

“夫人,老太爺處來人了,喊您過去一趟。”丫鬟小夏墊著腳進屋,輕聲走到李曉嵐跟前稟報,儘量不打擾到大家。

自從小春成婚,小夏儼然成了李曉嵐身旁的第一大丫鬟。而她做事也小心敬慎得很,透過幾個月的觀察,倒也確實得了李曉嵐的好感,有意提拔重用她。

這批新來的丫頭,小春是個耳根子軟的,性子也沒主見,就短短几個月,就被週五那小子甜言蜜語騙到手了。

當然,也不是說週五不好,如今兩人生活恩愛,看著過得不錯,也許這個正是她所求的生活。

只透過這件事,知道她並沒有上進之心,只能做個聽吩咐辦事的丫鬟。

而小夏卻恰恰相反,對於情愛之事避之不及,幾個追求之人均無功而返。

她自己則一心撲在李曉嵐身上,卻也沒有刻意討好,只在李曉嵐不經意想要做什麼的時候,她總能及時出現,聽李曉嵐吩咐,這眼力見和細心程度是所有丫鬟中的翹楚。

喜歡重生嬌娘好種田請大家收藏:()重生嬌娘好種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