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高考

江盼魚也沒有辜負譚雁露的一片好心,都是為自己好,她也不想辜負自己重來一次的時光。

時光荏苒,農村一轉眼又到了一年最重要的時刻:秋收。

今年的知青點沒有來新的知青,應該說大部分地區都沒有知青再下鄉了。

敏感一些的人還會發現一些原本已經下放的老人,陸陸續續的回了城裡,回歸到自己原本的崗位上去,甚至是還有步步高昇的。

這裡面其實早就已經有了預兆,李高陽也接到了父母給他的信,甚至還收到了一套書。

他拿著信急沖沖的找到了譚雁露,雖然譚雁露沒有給他明確的答案,但卻把連修然寫的信給他看了,連修然在信裡交代譚雁露一定要多複習功課,不要懈怠。

信裡面含糊不清的,但暗示已經足夠明顯了,李高陽大約是確定了些什麼,整個人都激動了起來。

雖然他已經有了紮根在農村的打算,可要是能夠回城,他也不會放棄的。

不知道李高陽回去之後跟知青點人說了什麼,從那天開始,整個的知青點的知青們就開始默默無聞的早晚讀起書,來十分的刻苦努力。

大隊長也得到了暗示,這個暗示應該是連修然和李高陽給他的,大隊長高興也只不過是高興了一瞬間。

連山村讀書的孩子很少,讀到初中,高中的更加是少之又少,總共也不過是五十多個人,連山村的總人口確是有一千多個。

五十多個人能有幾個人能考上大學,大隊長就覺得應該燒高香慶賀了。

大隊長走訪了這些讀書娃子的家庭之後,這些學生不管還有沒有在學校上學的,也開始頭懸梁錐刺股的讀起書來。

秋收的時候知青們幹活不賣力,頻頻走神,大隊長也很大度的放過了他們,甚至還吩咐小隊長們給知青們減輕壓力。

好不好的,這些年都相處下來了,實在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去為難人家,畢竟是一輩子的大事兒啊。

秋收過後,就是穀粒歸倉,交公糧,割麻,收集柴火,撿落葉,摟松針,為過冬做準備。

到了10月21這一天,毫無徵兆的,廣播裡突然就傳來了一則令人激動的訊息。

聽懂得這條訊息內容的人,頓時就歡撥出聲,不管是在田裡的還是在家裡的,還是在上廁所的,頓時就跳了起來。

下鄉的知青們先是激動的笑,笑著笑著就摟著身邊的同伴哭了起來,多少年了,總算是等來了這個訊息。

單身的知青激動過後,不下地了,也不參加村裡的一切活動了,大隊長請過假之後,就開始到處找資料,拼命地要複習功課。

譚雁露和江盼魚的門檻都被踏破了,畢竟這幾年下來,她們兩個可是從來沒把書本放下過,要說哪裡的資料最全,或許只有她們這裡是最多的吧。

譚雁露和江盼魚倒也不小氣,她們已經複習了許久了,現在就算臨時抱佛腳也讀不進去多少了,兩個人很大方的貢獻了自己的學習資料。

只不過也就兩份,需要所有人一起共享,就這,知青們還感恩戴德的,嘴裡連連道謝。

可那些已經在村裡結婚,已經有家庭有兒女的知青們,卻爆發了很大的矛盾。

有些人是怕老婆跑了,有些人是怕老公跑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是這個時代特有的陣痛,總是要用各種方式熬過去的。

一轉眼就到了11月28日,這一天,全國各地不少人拿著準考證走進了闊別已久的高考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