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納就由知青點的知青來承擔,這個人暫時還需要經過比賽之後才能確定是誰。

而且養殖場的前期是沒有工資的,只能給每個人算工滿分,等將來要是這個場子能夠賺到大錢了,村裡再開會討論工資的事情。

養殖場的重要崗位基本上確定下來之後,剩下的就是養殖員的崗位了,就按照李高陽之前說好的那樣子,知青們就不參加養殖員的競爭了,這些名額都由村民們自己去爭取。

接下來就要由大隊長以及村幹部去有關部門去走關系辦手續,把養殖場的許可證給辦下來。

大隊長在會議結束之前反複交代,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開會的內容不得洩露,要是走路漏的風聲被其他村子的人眼紅了,存了心給連山村搗亂,只怕就沒那麼容易把事情給辦好了。

幹部們紛紛點頭,表示絕對不會在他們這裡走漏風聲,這個會議才算是結束了。

然後,連山村的村民們就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幹部好像都挺忙的,要不然現在都八月份了,再過一個多月就可以秋收了。

這個時候的莊稼是最緊要的,追肥,施水,捉蟲,除草一樣的不能少,少了就會影響産量,大隊長和其他的幹部每年這個時候都要到處巡邏田地。

今年也不是沒有,只是比起往年頻率要少的多了。

大家都忍不住猜測了起來,而少數的知情人都被大隊長特意的關照過,一個個三緘其口默不作聲的,所以大部分的人還真就不知道大隊長他們在忙什麼?

直到了八月中旬,中秋節到了,大隊長才一臉喜氣的回了連山村,然後就召開了村民會議,把鵪鶉養殖場落實的事情告訴了所有人,連山村頓時嘩然一片。

大家都十分興奮,建成了養殖場,那就跟以前的養豬場差不多了,雖然沒有工錢,但都是按照滿工分來算的,而且還不用下地幹活那麼辛苦,大家回過神來之後,就開始在地下踴躍報名想要去養殖場幹活。

但是這一次的養殖場已經有了一些內定人員,原本興奮的人頓時又炸開了鍋,有的甚至直接站在板凳上跳了起來,表示不公平,說是有黑幕之類的話。

但是開會的人是大隊長,他敲了敲鑼,示意大家先安靜下來,然後就公佈了內定人員的名單,連山村的村民看到裡面有好幾個知青之後更加就不滿了,吵吵嚷嚷的比菜市場還要嘈雜。

大隊長就黑著一張臉開始介紹這些人員,將來都是什麼職位要幹什麼,最後大隊長就冷著聲音說:“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知情點先發起的,人家出了點子,人家憑什麼不能在裡面工作,你們有那個臉說不讓人家工作嗎。

那你們說說,你們有誰能夠保證做的比他們還好。

別的不說,鵪鶉是誰先養起來的不用我說,你們去打聽打聽也知道這是江盼魚同志先養起來的吧,誰有她的經驗充足!

然後就是鵪鶉蛋的銷路問題,李高陽能夠負責鵪鶉蛋的銷路問題,你們有誰有他的門路,能夠保證把鵪鶉蛋賣出去?

可李高陽他在辦公室拍著胸脯向我們所有的幹部保證他有門路,保證能夠把鵪鶉蛋銷出去。

還有譚雁露同志,人家有這個本事能夠把鵪鶉蛋做好,你們有要是有誰不服的那就站出來,到時候報個名,來一個鵪鶉蛋比賽,看看誰做出來的鵪鶉蛋好吃,勝利者就能得到這個崗位,現在譚雁露同志的技術人員就只是待定,還沒有真正落定。

至於出納問題那就更簡單了,會計和出納是不能由同一個人來擔任的,我們這邊有人承擔了會計崗位,知青們有一個出納位置,這樣也能夠方便互相監督,免得出現什麼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