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接應知青的都是下面的幾個村的大隊長,因為是事先早就分配好了的,知青們也很快就找到自己要分配去的地方。

江盼魚他們是被分配到到雙林縣玉山鎮下面的連山村。

連山村的大隊長,一副典型的農民打扮 ,看到江盼魚他們就一指自己身後的板車:“行李放上來,等一下要走回去的。”

不用揹著行李,幾個人都高興了一些,紛紛把行李放到了板車上。

又過了一會兒,又有幾個人來到了連山大隊長這裡。

大隊長核對過名單之後,就帶著知青們離開了知青辦,往連山村走去。

因為是摸黑走路,一行人走得慢,在路上,知青們也和大隊長說上了話。

眾人很快就瞭解到了連山村的一些情況,比如村裡的勞作是分成十個小隊的,他們這一批知青到時候會被打散併入到各個小隊之中。

大隊長說的和楊桂英陳臘梅所說的事情倒是分毫不差。

因為他們是新來的,沒有糧食可以吃,村裡會先借給他們一部分糧食。

等到年底算工夫分糧了,再從工分裡面扣出來。

如果工分還有的話,就可以換成糧食來吃,當然想換錢也可以,這也是一種常規操作了。

不過他們現在要是手裡有錢的話,也可以拿錢換工分,工分再來換糧食也是可以的。

一班人到了連山村都已經是九點多了,夜幕下的連山村十分地靜謐,這裡就是整個故事開始的地方。

大隊長帶著他們去大隊辦公室做了登記,在這個空檔又有人來了,大隊長指了指來人:“他叫李高陽,是知青點這個集體戶的戶長負責人,有什麼事找他就行了。

你們都跟他先去知青點 ,你們先安頓睡一覺,明天一早到糧倉那邊先領你們的糧食,把該辦的事情都辦了 ,短了什麼,缺了什麼就抓緊時間去辦好,一旦下地幹活了就不能隨便請假了,那是要扣工分的。

李高陽這人就教給你了,該怎麼安排按照規矩來。”

“知道了,大隊長。”李高陽應了一句,就領著新知青一路走到了知青點。

江盼魚打量了一下,知青點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總共就一排連房,門上掛著不同顏色的門簾,深色的是男生宿舍,淺色的是女生宿舍,門簾是草珠子做的是廚房。

他們這一批新知青總共就八個人,四男四女,江盼魚、譚雁露、沈詩蕾和剛剛認識的陳小雪跟著老知青李雲英去了女宿舍。

進了屋子,裡面只有一盞油燈那微微的亮光提供了光線,除了李雲英還有一個老知青趙秀珠,和她們打過招呼後,躺下睡覺了。

房間昏暗,大家都累了,就急著要睡覺,地方不大,空位都是幾個女孩子石頭剪刀布選的,沈詩蕾運氣最差從頭輸到尾,只能選最差的門邊,那真不是個好地方,屋裡的一隻馬桶就放在門後面,方便晚上上廁所用。

沈詩蕾睡覺時,腳正對著那馬桶,就一兩步路的距離,那味其實是聞得到的,就別提有多糟心了。

江盼魚和譚雁露都選了裡面的位置,剩下的位置,趙小雪也不用選了,在沈詩蕾的旁邊。

而女孩子的一切活動基本上是在床上完成的,因為地方也不大,說是床也不對,應該是北方都有的炕,畢竟天氣冷,冬天不燒炕還真受不了。

那炕是土炕,李雲英雖說有打掃過,可還是有灰塵的,她們也顧不得要鋪報紙了,將行李蓋一開啟,吹了燈就往炕上一躺,眼睛一閉就睡著了 ,可見都累成什麼樣了。

江盼魚在一聲嘹亮的雞鳴聲中醒過來的,睡了一個晚上,她總算是覺得精神好了很多。

旁邊的譚雁露幾人也被雞鳴聲給叫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