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晚上貓咪又出去了。夜裡出門彷彿是它的程式中被設定好的一部分。

只不過第四天早上它出現了不同的行為。它跳上窗,和我親熱了一會兒,然後人立起來趴在我胸口,對我說:“今天我們早點去冒險吧喵,早飯得吃快點呢喵。”說完,它跳下窗戶,四腳著地踩著貓步走到床頭,接著跳上床頭櫃蹲坐在上面。

它不時搔揉它的耳朵,過了一會兒,在我吃飯的時候還跳到我的書桌上,正面對著我的早飯,好像在無聲地催促我。

我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

放下筷子,我故意對它說:“如果我說我今天不想去冒險,只想呆在房間裡呢?”

“冒險是一項對所有物種、所有年齡群體都有益的活動喵,適當的新鮮感能讓個體精神保持健康和愉悅喵。”

“我們已經連續去了三天了,外面都逛遍了。”

“如果你吃好早飯了喵,我們就出發吧喵。”它固執地說。

“我說我今天不想去。”我非常堅決地把這個決定告訴它。

“真是對你沒辦法喵,那就讓我們探索新的區域吧喵。你吃好了嗎喵?”

這個地方難道還會像迷宮一樣變形嗎?

我盯著它的眼睛,問它實際上是在問它眼睛後面的蟲子:“你想帶我去哪兒?”

“眼前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喵,機會也總是留給抓得住機會的人喵,我們出發吧喵。”電子貓咪跳下桌子,跳上床移動到床頭櫃旁邊,咬住臺燈電線把插頭拔了出來,然後它歪著腦袋叼起臺燈,小跑跳上窗臺;在窗臺上它回頭看了我一眼;一躍而下。我聽到臺燈碎裂的聲音。

我快步靠近窗邊,看到它在用爪子擺弄燈泡碎片。

我猶豫了一個眨眼的時間,當即翻身出去。

“我們需要一些特殊道具喵。比如能擰開螺絲的道具喵。”它像是換了一種程式,從照顧小孩的以安全為主的模式換成了針對青少年的稍顯叛逆不羈的出格模式;一大早就打碎了一盞臺燈。

我蹲下身撿了兩片偏大偏扁平的主結構碎片放在睡衣左胸口的口袋裡,看著臺燈屍體,我踩住臺燈的中心結構,捲起插頭線用力,使插頭和連線線也到了我手裡。我把它繞著手掌捲了起來。

貓咪突然向一側奔跑起來。我連忙追上去。

它徑直帶我來到電子門前,在爬藤植物上借力攀附在人臉識別器上方。它的尾巴捲住識別的電子屏,不消一會兒,電子屏破圖了幾秒,然後門開啟了。

它跳下來,跑進門後面的通道;它發現我沒有馬上跟上,當即調轉回頭焦急地在我前面按8字形跑了一圈,然後重新跑到原先它在通道裡面跑過的最遠位置。我警惕地檢視通道內部結構,小跑到它旁邊。

它旁邊的牆上是一個立式的窄長通風口。

“擰開螺絲喵,速度不快點的話我們會被發現的喵。”

面對眼前的這種情況,我才後知後覺意識到,這只電子貓是在給我提供一個前路未知的逃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