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見阮珏挎著包,邁著輕巧的步子,走向停在路邊的小車,路燈下,梁健有種朦朦朧朧、似真似幻的感覺。她的車開過他身邊,搖下車窗,露出她一臉明媚如春的笑,然後,她輕輕揮了揮手,開車走了。

阮珏的車子剛開走,一輛車冷不丁地呼嘯而過。梁健嚇了一跳,放眼看去,一輛小型麵包車,儼然就是那輛把朱新毛抓走的嫌疑車輛!

梁健趕緊掏出了手機,拍了一張照片,然後撥打公安局局長徐建國的電話。自從胡小英召集溫照盛、諸茂、徐建國和梁健開過一次會,這幾位區領導已經接受了梁健。雖然梁健還沒到跟他們平起平坐的地步,但他們也都知道了梁健在胡小英心裡的分量,平時梁健跟他們打個電話都很方便。

然而,這一次徐建國卻沒有接電話。梁健心想,需不需要給區委書記胡小英打個電話?捏著手機斟酌一番,還是覺得先等徐建國回了電話再說。有些事情,在沒有眉目之前,最好別去煩領導,若雞毛蒜皮的事,都要跟領導說,領導會煩的。盡管這事非常緊急,只是跟胡小英彙報後,胡小英仍然得倚靠徐建國去偵察,還不如自己直接跟徐建國聯系,等有了些線索再向胡小英彙報。

直到第二天早上,徐建國的電話才回過來。徐建國問:“梁部長,我早上才看到你昨晚給我打電話了嘛!”梁健說:“是啊,徐局長,昨晚上我發現了一點線索,本想跟你彙報。”徐建國說:“那太不好意思了。這幾天有個案子,前幾天一直在加班,昨天才放假回到家就睡著了!”

梁健原本以為公安局長,都是非常嚴謹的,公安要抓罪犯,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可現實生活中,公安也是人,也要休息!可想而知,徐建國是公安,又是一把手,昨晚上睡著了,不接電話,也在常理之中。梁健說:“沒事沒事,徐局長辛苦了。”徐建國說:“梁部長,我知道你輕易不會給我打電話,我有沒錯過什麼重要資訊?”

梁健說:“是這麼回事,昨晚我站在街上打車,看到一輛車很像上次抓走朱新毛的麵包車,就給你打了電話。”徐建國說:“真的?時間地點報給我!”梁健說:“我還拍到了照片,我一起用手機發給你!”徐建國說:“行。”

梁健整天都在等著徐建國的訊息,但徐建國一直沒有打電話來。梁健本想打電話去問問問,一想,徐建國是公安局局長,又受命胡小英書記調查情況,他若是有了發現,肯定會跟胡書記彙報,他梁健無非是提供了一些線索,若自己打電話去催,則變成了自己督促徐建國辦案。那徐建國肯定會有想法。

盡管大家都是同一條戰壕裡的人,但這事建立在恪盡職守、相互配合、遵守規則的基礎上,如果有人不遵守基本規則,就會被人認為手太長或者根本不懂官場套路,很容易就出局。為此,梁健決定等。

到了第三天上午,梁健還是沒有接到徐建國的電話。下午,有個電話打進來,梁健盼望是徐建國的,結果卻是胡小英的電話。胡小英問:“最近在忙什麼?”梁健想,如果自己什麼也不說,就等於是沒心沒肺地等日子,在胡小英眼中,自己就太沒志向了!

梁健就把上次發現那輛嫌疑麵包車的事情,跟胡小英說了。胡小英說:“徐局長已經向我報告了,說你還拍了照片。這件事情,就交給徐局長去處理吧。關於你自己,有沒做些什麼,可以拿到臺面上說說,為你恢複分管幹部工作增加點砝碼的?”梁健說:“我考慮了‘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句話的含義,並且去找了車小霞,可惜車小霞目前精神狀況不穩定,正在第二醫院治療,我去了醫院,她病情很嚴重,這個鈴雖然是她系的,但恐怕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這個結了!”

胡小英那邊頓了頓說:“明天區委常委會,我會提出來讓你重新分管幹部工作,只是對其他幾個常委,我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梁健也覺得沒有多少信心:“我自己也覺得,沒有太好的理由。”胡小英說:“不過,也管不了這麼多了,時間上的確等不起了,這事必須提出來。如果實在通不過,那就只好再另行安排!”

胡小英放下電話,心裡還是有種莫名的不安,到長湖區以來,每次上常委會之前,她還是心裡有底的,唯獨這次,這種惴惴不安的感覺卻一直縈繞心頭。

在省委黨建研究室內,馮豐手捧著一本《黨建研究》,心裡的激動簡直難以形容,自己這段時間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

這段時間為了寫好以長湖區為原型的幹部隊伍建設文章,他廢寢忘食、沒日沒夜、絞盡腦汁,終於寫出了《打造梯次互補、奮發有為幹部隊伍——以長湖區幹部隊伍建設為例》的調研報告,並在《黨建研究》上作為重點推薦篇目刊登了出來。雜志主編起初還不肯刊登,馮豐厚著臉皮,到主編家裡送了禮、說了好話、死皮賴臉、軟磨硬泡,終於爭取到了刊登全文的機會。

文章刊出之後,他又動用自己在省委辦公廳的同學關系,好不容易將雜志第一時間送到了省委書記和省委副書記的案頭。接著,就是漫長的等待。可是依然毫無音訊。馮豐幾乎要不自信了,難道自己費盡心血所寫的文章,還是不能博得領導的一聲好評?

就在絕望的當口,他同學的聲音從省委辦公廳座機中傳來,說:“要恭喜你了!你的調研報告,得到了領導肯定,馬超群副書記已經批示了,你趕緊來影印批示件吧!”

馮豐雖然原本期待省委書記能夠批示,不過能得到省委副書記的批示也很不錯了,堪稱一個很大的喜訊。馮豐三步並作兩步去省委辦公廳把省委副書記的批示拿了過來。

只見“打造梯次互補、奮發有為幹部隊伍——以長湖區幹部隊伍建設為例”標題的左上方,省委副書記用黑色大號簽字筆寫下的遒勁的字樣:

該調研報告是經過實地調研後寫出的報告,根植實際、分析透徹、解決辦法可行,希望報告人能夠繼續深入,以更高的眼光給全省幹部隊伍建設“找找茬”、出出主意。同時,長湖區的同志也非常好,成為了該報告的主要參與人。希望長湖區委要正視問題,注重培養,落實分管領導抓好本級幹部隊伍建設。

後面就是馬超群的落款。

批示中說的“長湖區的同志也非常好,成為了該報告的主要參與人”,主要是因為馮豐將梁健作為了報告的主要執筆人,在後面進行了標註,才引發副書記馬超群有此表揚。

馮豐心想,馬書記讓我“繼續深入,以更高的眼光給全省幹部隊伍建設‘找找茬’、出出主意”,這就給了自己一個重回重要崗位的機會!看到領導的這個批示,有關幹部或有關領導肯定會非常接靈子的來找到自己,給自己一個能夠從事該項工作的崗位。

馮豐心想,這個大喜事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梁健。前不久,梁健就打過電話來,他當時正忙著校對稿子,沒有跟梁健多說。在當初看來,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質保量的把文章寫好,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到極致。如今,任務完成,值得慶祝。他想給梁健打個電話。

轉念一想,還是先不打電話,給梁健一個驚喜。

於是,他將領導批示的影印件上,寫上:“交梁健部長”字樣,透過傳真機傳給了長湖區委組織部。傳真完畢,馮豐就把影印件塞進了包裡,收拾東西,趕到樓下取了車,準備趕赴長湖區,今晚上,他要與梁健好好慶祝一番,大醉一場。前段時間的廢寢忘食,讓他幾乎忘記了人間煙火,今天要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傳真機中緩緩吐出了一張紙。李菊正好從傳真機邊上經過,順手拿起了傳真過來的材料一看——打造梯次互補、奮發有為幹部隊伍——以長湖區幹部隊伍建設為例。在這個題目下面,所署的兩個名字中,第一個竟然是“梁健”。更讓李菊吃驚的是,省委副書記馬超群竟然在上面作了重要批示。

收發傳真的小事,李菊原本從不過問,都是交由方羽處理。方羽見有傳真過來,就說:“李主任,有傳真啊,讓我來收好了!”說著,就伸手打算接過傳真。

李菊卻縮回手,不讓方羽接過去。道:“這是朱部長的傳真,很緊急,不用辦收文了,我親自拿過去。”方羽覺得奇怪,以前即便是再急的傳真,李菊都會交給方羽先進行登記,然後再拿去交給朱庸良。

不過方羽的李菊的怪異也是見怪不怪。這段時間李菊常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方羽也就沒有往心裡去。

李菊來到了朱庸良的辦公室,朱庸良正在跟一位前來拜訪的幹部談話,見李菊進去,說:“李菊,你待會再進來吧!”

李菊著急,說:“朱部長,你先看一眼這個傳真吧!”

朱庸良見李菊神色嚴肅,就接過傳真瞄了一眼。一看傳真,朱庸良心裡一驚,轉頭對那個幹部說:“我有點急事,你的事情我記下了,有空我打電話給你!”

那幹部見部長有急事,不好打擾,就說:“那好吧”,離開了朱庸良的辦公室。

朱庸良將傳真平放在桌子上,盯著李菊問:“梁健有沒看過這份傳真?”李菊說:“應該還沒有看到,傳真過來時,我正好在傳真機邊,就我一人看過這份傳真,再沒第二個人看過,連方羽我也沒有讓她看!”

朱庸良說:“很好,下午就要開常委會,如果梁健拿到了這份傳真,他肯定會拿去給胡書記看,就憑批示上省委副書記對梁健的肯定,就是充足的理由,讓梁健重新分管幹部工作!這份傳真,不能讓任何人看到,至少下午常委會結束前,不能讓任何人看到。”

李菊說:“可如果再有人傳過來怎麼辦?”朱庸良說:“想個辦法,讓傳真機生個病,確保任何傳真都過不來!”

李菊說:“知道了!”但她想,為了阻止一份傳真,就要給傳真機製造故障,未免也太浪費了吧。不過,她想,既然是朱部長交代的事情,她就必須去做,畢竟在區委組織部,還是朱部長說了算,他即便是要弄壞十臺傳真機,她也照辦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