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都傀影十四)

只是王安權不知道這件事在東都已經徹底傳開了,等他焦頭爛額的有心阻止的時候已經晚了,說書先生一天下來輾轉於各個客棧茶坊,將劉湘玉編撰的新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

有心人自然是聽出了那故事中的奸官對映的便是東都縣令王安權,說書先生講到緊張之處,“話說那劉老漢的兒子不過是個痴兒,又如何能是那殺人狂魔呢!可恨這貪官為了一己私慾,竟憑白汙衊,甚至動用私刑!可憐這痴兒啊,竟被折磨死在了牢裡!那好漢吳帆憤恨,欲討回公道,竟計劃……”

不得不說,這說書先生講的故事確實很有感染力,劉湘玉抿了口茶,沖齊瑾道:“趙兄瞧我的故事怎麼樣?你說這先生會不會賺著銀子?”

“賺的合不攏嘴了。”

齊瑾玩著手裡的扇子,眨了眨眼睛:“你倒是知道這些人喜歡聽什麼,唐帆什麼時候成了那為民除害的綠林好漢了?”

劉湘玉很是大言不慚:“這叫文學作品中的英雄色彩。”

兩人騎著馬倒也是很快到了京都,齊瑾這才知道劉湘玉憑著那三篇文章再一次出名了,他將這三篇文章擺在劉湘玉面前:“你還真是…”

劉湘玉靜靜等他的評價。

“有當奸臣的潛質,此等心機實在可怕。”

劉湘玉滿頭黑線,“趙兄這話可不像誇人的。”

“非也,我這是在誇你聰慧呢。”

損人差不多,趙無名自從不裝病秧子後真是越來越愛捉弄人了。

劉湘玉不予理會這幼稚的人,說道:“今晚我們先在這裡歇息,待到明日便是最好的時機。”

“為何?”

劉湘玉隨口糊弄:“所謂天時地利人和,自然是因為明日才是最好的時機。”

這鼓是大祈的開朝皇帝崇文帝為得民心而設,史書上曾有記載,某縣一農戶女子因被薄情郎辜負,便敲響了這面鼓,女子行事多有束縛,百年來又遵從著那套三從四德的理論,是以女子告夫君也是頭一次。

文帝不僅聽完,還幫這女子寫了休夫書,並敕令男子淨身出戶,那之後,不管是何人敲鼓,文帝都親力親為。

至此,這面鼓才算真正發揮而它的作用,也為崇文帝成功樹立了一個賢明君主的形象,從而受到百姓的愛戴和擁護。

只是後來隨著大祈制度的變化這鼓漸漸形同虛設,為了防止無端刁民的惡意上訪,更是規定擊登聞鼓者,先廷杖三十。

齊瑾不相信劉湘玉不知道,不過看她一臉淡然超脫的樣子,難道是還有更好的辦法?

“我倒是不知道還有什麼天時地利人和,玉郎不妨說說?”

劉湘玉‘啊’了一聲,臉上的表情似乎在問你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說道:“也沒什麼,就是故弄玄虛顯得我厲害一點。”

齊瑾有一種自己被鄙視的感覺,總覺得劉湘玉的臉在罵人,她的眼神實在太過於不可思議。

如果非要說的話,大概就是‘你怎麼這麼笨了啊。’或者是‘你沒事吧?’。

十幾年的經驗了,齊瑾自認為他假扮趙無名扮的天衣無縫,難不成四哥跟這劉湘玉已經默契到這種地步了嗎?

還是說自己在宮裡待久了真的變笨了?

因為劉湘玉一個眼神,齊瑾陷入了短暫的自我懷疑中。

還沒等他平複完,就又聽的劉湘玉神神秘秘道:“吾觀天象,這兩日會有雨。”

劉湘玉適時一頓,齊瑾卻謹慎的不敢再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