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漫畫,漫在漫畫中的釋義,其實是隨意,隨便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隨意的畫,隨筆,小記的意思,漫畫也作為一種繪畫分支,主要有三種形態。

從藝術範疇被承認的只是其中一種形態,以諷刺幽默為主的傳統漫畫,反應社會現實,針砭時弊,以通俗演繹形式表達歷史資訊,傳揚人道主義,和人文科學精神的的手段。”

葉秋一大串專業術語甩了出來,聽得觀眾都是一愣一愣的。

隨即葉秋道:“而現在流行的為眾人所知的漫畫,只是漫畫的其中一種形態,漫畫定義上為,卡通漫畫!是以娛樂為主題,商業價值為核心的一種漫畫形式。

假如和電影類比,等同於商業電影,誰會來談論商業片的藝術價值?

而現在這樣一群卡通畫家,在這跟我“漫談”藝術,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

葉秋突然而至的知識點,讓廣大網友都是一陣懵逼。

“真的假的?”

“聽起來好專業,好牛逼……”

“到底真假,上網上查一查就知道了。”

“哎……網上怎麼而查不到?”

“這傢伙說的到底對不對啊?”

本身叫罵不休的國內外漫畫家,都在一瞬間沉默下來,而且都是心中一凜,他們開始都以為,葉秋並不是漫畫界的人,所以才能群起而攻之,但是當葉秋說出這麼專業的闡述和定義的時候,他們就都知道了,這個小子不簡單!

而且更加讓他們感到心驚的是,這種定義從來都沒有人下過,當今漫畫分類顯得有些模糊,而且並沒有明確的體系,但是聽葉秋一說,這種分類就顯得極為精闢。

很多漫畫家雖然不想承認,但是如果從專業上分類的話,他們卻是屬於像葉秋所說的那樣,他們只是卡通漫畫的畫家。

可是這個真不能輸,這麼多的漫畫家,能被一個一文不明的小子給壓下去?

“胡說八道!你見到哪一本書上有這種解釋?”

“這個理論都是你臆造的!根本就沒有出處!”

“難道一個作品具備商業價值就沒有經濟價值了麼?真是開玩笑!”

在這件事情上,華夏漫畫家和日本漫畫家,難得的同仇敵愾,而且因為葉秋的言論,越來越多的漫畫家站了出來,知名的不知名的,都是開始對葉秋的言論進行攻擊,但是卻都是在質疑葉秋理論沒有支援,沒有一個人真的從專業性角度方面來闡釋。

而整個事件,似乎開始圍繞著,華夏漫畫家,日本漫畫家,葉秋,三方之間展開亂戰。

網友們雖然有些盲目,但是缺並沒有愚蠢透頂,漸漸的也都開始發現了一些問題。

“我怎麼感覺這些漫畫家有點心虛,怎麼不談藝術了,反而開始談理論了?”

“這說來說句,就是說這個小大夫說的話在現有理論體系中尋找不到?”

“我感覺有點避重就輕啊,他專業,這麼多漫畫家怎麼不從專業上反駁他呢?”

“等會兒,咱們不懂,肯定有懂的啊,漫畫,漫畫,肯定就是繪畫方面,問美術學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