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恆久遠就是個笑話(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事情不是沒有例子的,而且還不少,就有報道過一居民家裡發生大火,時候發現放在家裡的鑽石戒指被燒沒了,只剩下融化的黃金戒託還在.
現在所謂的金剛石被羚羊角一砸就碎,婆羅門僧面若死灰,圍觀的人們也沒了興趣再看下去,叫罵了一番就陸陸續續散了.
打假成功的太史令傅奕的兒子得意洋洋的跟呼喝叫好的圍觀群眾拱拱手,驕傲的也回去找他老爹覆命去了.
看了一場小小熱鬧的武元慶他們繼續往酒樓走,一邊走還一邊聊,說太史令對佛教實在是太不友好了,完了笑著打趣說和武元慶一逑樣.
武元慶笑言自己和太史令沒有深交,但在佛教的事情上卻是志同道合很談得來的.
他這話沒瞎說,他和太史令傅奕確實就是如此,其他話說不到一塊,但罵和尚兩人兩人可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生嫌時間不夠,不能湊一塊罵個痛快.
傅奕對佛教的惡感那是持續了很多年不帶變樣的,這人精於天文歷數,太史令嘛,幹得就是觀測天下的活計.
傅奕雖然幹得是夜觀星象,神神叨叨的活計,可是這傢伙自己卻偏偏不信這些東西.平素患病,都不帶求醫服藥的.
他崇尚儒學和道家學說,但對佛教卻厭惡透頂.指斥佛教不講君臣父子之義,對君不忠,對父不孝;遊手遊食,不從事生產;剃髮易服,逃避賦役;剝削百姓,割截國貯;講妖書邪法,恐嚇愚夫,騙取錢物。百姓通識者少,不察根由,信其詐語。乃追既往罪過,虛求將來的幸福。遂使人愚迷,妄求功德,不畏科禁,觸犯法律。其身陷刑綱,還在獄中禮佛,口誦佛經,以圖免其罪。
人生死壽夭,本取決於自然;刑德威福,皆由君主決定。而佛教徒詐稱,貧富貴賤由佛主宰。這是竊人主之權,擅自然之力。佛教肆行,其惡果是“海內勤王者少,樂私者多”、立於五庭、看膝下、不忠不孝者、聚結連房。故它入家則破家、入國則破國。
在大唐最先向佛教展開激烈鬥爭的就是這位太史令老大人.六十多歲快七十歲的時候,他向當時的皇帝高祖李淵上表《請廢佛法表》,請求廢除佛教。
三年後,他再次上《請除釋教疏》,主張禁斷佛教。
這第二次上奏引起了李淵的注意,詔令百官議論除佛之事。然無奈朝臣中信佛者較多,唯有太僕卿張道源支援傅奕的主張,而中書令蕭瑀帶頭髮難,攻擊傅奕為妄說:“佛,聖人也。奕為此議,非聖人者無法,請置嚴刑。”但傅奕不畏權勢,與蕭瑀唇槍舌劍,激烈論爭。
可傅奕的支持者太少,最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元慶你別說,我處理政務多年,真覺得你和太史令大人討厭佛教是很有道理的.“在酒樓落座後,李承乾正色說道.
“是吧.“武元慶得意的挑眉.
“太子殿下覺得有什麼道理?“杜構笑問,他老孃是比較信佛的,所以他很知道太子是怎麼想的,要是太子不喜歡佛教,以後要廢除佛教的話,他就得回去讓老孃注意點了.
“其實不光是佛教啦,苟避徵徭,不守戒律,道教也有不少的.“李承乾小小沒回答杜構的問題,而是笑著把道教也拉了進來.
[.]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