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文官的尿性(第1/2頁)
章節報錯
權萬紀毫髮無損,皇帝還下旨褒獎,並且申斥吳王李恪,讓他多聽權萬紀的教導.
得知這件事的起因,經過以及結果後,武元慶在心裡心疼了自己岳父好幾分鐘.
當皇帝當成這樣真是憋屈死了.
歷朝歷代皇帝當得最舒服的還得說是明朝的前兩位皇帝,準確的說是建立大名的淮北布衣朱元璋,還有他兒子,透過靖難幹掉了侄兒登上龍椅的朱棣.
這兩位,尤其是朱元璋,當皇帝不要太爽.
這個爽不是說過的多好,而是過的多隨心.
老朱天生就討厭文人,因為他自己就是從大字不識一個的布衣崛起的,所以他不覺的文人有多厲害,而且從下層上來的老朱是見多了文官貪腐不作為的尿性,所以對於士人,對於文官,老朱一直都是戒心十足的.
所以,老朱給大明朝制定的律法裡就嚴格規定了凡是生員,就是記錄在案的讀書人不得議論時事政治,違者殺掉.凡是官員貪汙的一經發現剝皮充草.
老朱可不嘴上說說,那是說幹就幹的.
在朱元璋一朝,被砍的文官不知凡幾,被殺掉的讀書人也不知道有多少.甚至於文官每天上班都跟上刑場一樣,早上出門時候要和家人告別的,生怕一去不回了.
不得不說,老朱這人是很有先見之明的,也深知讀書人的尿性的.
在朱元璋一朝,文人從不敢蹦躂,結果老朱死了以後,他孫子朱允炆繼位,這位是個儒家門徒,所以很聽文官的話,上臺沒等坐穩位子,就被攛掇著削藩.
這位別看對文官好的不得了,完全是言聽計從,可對他的叔叔們卻是相當很辣的,削藩開始後,就搞死了好幾個叔叔,弄得其他人人人自危,然後他四叔朱棣不甘引頸就戮起兵靖難.
打仗這種事怎麼能是靠文人就大勝的,他們耍耍嘴皮子還可以,於是大好的局面三敗兩拜之後,朱允炆丟掉了江山,讓他四叔給幹掉了.
朱棣跟他爹一樣,對文官很一般,不過殺心倒是不如他爹那麼大,可文官士子照樣被壓得死死的.
然後朱棣死後,文官就迎來了春天,也基本至此開始大明朝就開始朝著夕陽西下踴躍的進發了.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一旦文官成功把武將壓下去,讓文官的話語成了朝中唯一的聲音後,這個王朝基本也就該結束了.
明朝的皇帝被文官壓得話都出不了皇宮,沒辦法只能打破了他們老祖宗朱元璋的祖訓,讓太監出來掌權平衡文官.
到這時候太監干政成了常態,士人生員議論朝政也成了常態.
明朝的文官士人很會玩的,尤其到了中後期,要麼和太監攪合在一起成為閹黨得瑟一時,要麼就是罵太監,罵皇帝,踩著太監,皇帝一步步名滿天下然後升官發財.
明朝時候南直隸文風最甚,考取的進士當官的人也最多,然後南方呢也最富裕,而最富裕的人裡又絕大多數都是官員,或者前邊是商人後邊是官員.
為什麼明朝海禁難開呢,因為南方海邊玩走私的基本都是地方大族,在朝中有著千絲萬縷的官員背景.
可以說明朝除了開始的朱元璋和朱棣,之後皇帝手下的官員是一邊罵著太監皇帝裝清廉剛正,一邊私底下是大發橫財,挖著大明朝的牆角.
文官不要臉,論起來大明朝絕對是數一數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