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論城牆的堅固,安市城要比高句麗在遼東的首府遼東城還要來的堅固.

關鍵的是,因為他們打下遼東城,讓遼東城的大部分守軍全都撤到了安市城,並且得到唐軍攻來的訊息後,從安市城後方的大行城調來的援軍也已經在他們攻打遼東城期間趕到了安市城.

在一個比遼東城更加堅固雄偉的城池裡還集合了三城數萬人的守軍.

這不是一點半點的難打了.

武元慶當初為什麼他們先攻打安市城,就是怕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他們這次出兵人馬並不算很多,程處默,蘇定方兩路兵馬只有四萬出頭,另外尉遲寶林帶的有一萬多人是從水路攻擊平壤城的.

兩萬是武元慶帶的水師,所以別看有近八萬人,但分散開後並沒有多少.

程處默,蘇定方四萬兵馬攻打任何單一一座城池都能拿下,但如果在面對堅固的大城時候,還面對著遠超一座城池該有數量的守軍,那就非常麻煩了.

像安市城,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先趁著敵人沒有準備,沒有大量的援軍來守城趕緊拿下的話,就會出現程處默他們現在遇到的情況.

他們倒是先拿下遼東城了,可那又怎麼樣,遼東城裡大部分的百姓,守軍全退到了安市城,後方的大行城援軍也趕到了.

一下就讓他們攻城的難度大了數倍.

如果不是他們先攻打遼東城,而是先趁著高句麗人防備不及先拿下安市城的話,那安市城就會是大唐軍隊卡在遼東城和大行城之間的一根骨頭.

讓高句麗難受至極,咽咽不下,吐吐不出.

到時候,唐軍再攻打遼東城,或者大行城任意一城,另一座城裡的高句麗軍隊都沒辦法順暢的實行增援.

因為安市城就是他們繞不過去的坎兒,有著城池堅守,唐軍就能以少量的兵力守城,擋住一方的增援,派大量的兵力去攻打另一座城.

武元慶當初制定計劃的時候,想的很周全的.主要是因為他知道原時空李世民親征高句麗的時候,就是在安市城被擋住的.

而當年擋住隋煬帝的遼東城根本沒給唐軍造成什麼阻撓.究其原因,隋煬帝當年沒打下遼東城不是隋軍戰力不行,而是因為隋煬帝亂下命令,導致好多次能打下遼東城,卻因為要通上報給他等命令才貽誤了戰機的.

李世民攻打高句麗的時候自然沒有這個問題,所以很容易就打下了遼東城.

而能輕易打下遼東城的十萬大唐將士卻在安市城外被擋住了兩個多月,可見安市城是遠比遼東城難以攻克的城池.

武元慶計劃的很好,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拿下安市城,其他城就好打多了.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蘇定方,程處默臨時改變攻擊目標,導致安市城守軍多了兩倍,攻克難度大增.

一切的計劃都白搭了,只能硬攻了.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