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煩惱(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死了墓沒修好,這要放在一般人家吧也好說,停棺幾日,操辦一下墓室也就修好了.
可是李淵不是一般人,也不是耳般人,是個特殊到極點的人,是皇帝是太上皇.
他死後住的都不叫墓室而叫陵寢,哪能像尋常人家一樣挖個坑,埋點土,數個一二三四五,額,不對,這是小品種錢的咒語.
總之吧,李淵死後安葬的地方修建是個相當相當麻煩的事情,正常老說皇帝死後睡的陵寢早在生前就會花上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的來修建,死後才能住的舒服安逸.
就像秦始皇的兵馬俑一樣,那玩意沒個十幾年的根本做不出來.要是他死後才修,大秦被滅掉都修不好,要那樣他就要被項羽,劉邦兩個造反分子挫骨揚灰了.
李淵好歹也是大唐的開國皇帝,現在的皇帝李世民是他兒子,這陵寢怎麼也不能簡單了,不然不但不符合李淵的身份,也是在丟李世民的臉.
所以,李世民下詔“山陵依漢長陵故事,務存隆厚“
李世民說了,我爹的陵寢也不要求多好,就依照漢高祖劉邦的長陵那樣修就行,務必要修的隆重對得起我爹的身份.
漢高祖劉邦長陵,在長安三十五里外,渭水北面的咸陽原上,坐北朝南,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渭水,北面是巍峨壯觀的九嵕山,秦川故道穿逾原下。【.】長陵坐落在咸陽原的南部,居高臨下,威武壯觀,顯示了大漢開國之君高高在上的尊嚴。
李世民要求按照這個修也在情理之中,劉邦是開國皇帝,他爹李淵也是,身份相等的人住差不多的陵寢沒毛病.
但是大臣們一聽不幹了,工程要求的這麼大,期限又限定的很急,根本完成不了嘛.
秘書監虞世南就上書說了“聖人薄葬其親,非不孝也,深思遠慮,以厚葬適足為親之累,故不為耳。昔張釋之言:‘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劉向言:‘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釋之之言,為無窮計也。“
舉了兩個例子後,虞世南總結道“其言深切,誠合至理。伏惟陛下聖德度越唐、虞,而厚葬其親乃以秦、漢為法,臣竊為陛下不取。雖復不藏金玉,後世但見丘壟如此其大,安知其中無金玉邪!且今釋服已依霸陵,而丘壟之制獨依長陵,恐非所宜。伏願依《白虎通》為三仞之墳,器物制度,率皆節損,仍刻石立之陵旁,別書一通,藏之宗廟,用為子孫永久之法。”
可是,虞世南的奏摺遞上去就沒了音訊,李世民不知道是沒看呢,還是看了不同意,反正是沒了下文.
於是,虞世南再次上書道““漢天子即位即營山陵,遠者五十餘年;今以數月之間為數十年之功,恐於人力有所不逮。”
這次的上書得到了回覆,沒辦法,之前的話李世民可以不在意,畢竟他是皇帝嘛,有錢,給老爹陪葬的多點豐厚點也是為人子該做的.
可是時間倉促,工期趕不過來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就算是皇帝,對這個也沒有辦法.
漢朝皇帝登基後就開始修陵寢,長的甚至修了五十多年.現在你把太上皇用藏冰冷凍保持遺體不腐,然後想用幾個月的時間就修成別人幾十年才能修好的陵寢,這完全是人力做不到的事情嘛.
喜歡夢幻初唐請大家收藏:()夢幻初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