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人只剩下一小半參與活著回到了他們的地盤,他們回去怎麼和他們過往伏允怎麼解釋不清楚,但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得到這個訊息後事極為震怒.

盛怒之下,李世民當即就派了使臣前往吐谷渾申斥.回過頭來,太子和武元慶兩個瞞著皇帝派兵跟蹤使節這茬,李世民沒有在追究,這要是平日裡任何人敢擅動兵馬,不管多少都是大罪,但既然阻止了一場劫掠救了大唐百姓,這事兒也就揭過不提,功過相抵了.

九月,已近深秋,秋老虎已經過去,萬物開始由綠變黃,山東,河南之地卻天降連綿大雨,洪水氾濫,多達四十多個州受災.

天災來的猝不及防,李世民原本想著如果吐谷渾伏允這次再對大唐的徵召多番推諉不前來,就發兵攻打的,攻打路線都和將軍們商量好了.

結果山東,河南之地的大水打亂了所有的籌劃.不要以為說的山東河南之地就是後世的這兩個省,在唐代這兩個地方指的是堯山以東的地方,也就是後世山西山東河南河北這四個地方.發水四十多個州差不多等於這四個省份的全境了.

和攻打吐谷渾相比,當然國內的災情更重要,於是李世民緊急派了數位重臣前去賑濟,永豐,幷州還有位於洛陽的含嘉倉三處重要糧倉的存糧任其調遣,且州縣的義倉也由官府擇情放糧.

別的地方發生災情,武元慶這個遠在長安的司農少卿跟著忙的不行.

先是要調糧需要下發公文下去,司農寺是繞不過的一個簽字環節,等糧食調撥完了以後,各地又有檔案送來,還需要簽字確認,這邊簽字完了還的呈送戶部,戶部總成起來還的送給皇帝.

好在,十月的時候,李世民離開了住了小半年的九成宮回到了長安,不然光是來往文書都能把信使累死.

從九月到年底這段時間基本整個大唐就忙活救災的事兒了,不光要放糧賑災,還要幫著百姓建房子.不得不說,古代在這點上比後世是要強不上的,不管受災嚴重與否,該幫你修補的都幫你修補了,讓你能有個窩過冬.

在後世,除非你受災嚴重,不然哪兒管你這些.

李世民是個好皇帝,對百姓好,百姓自然對他這個皇帝也滿懷感激尊敬,去年冬天放回去的死囚,在和家人生活了一年後,到了問斬的期限,無一逃亡全部準時到衙門報到.

李世民對此深表滿意,於是大筆一揮,將這些人全部赦免.

據說當時這些人全部來到了朱雀門外,跪在地上感恩戴德的哭泣不已,喜極而泣,梆梆梆,脆生生的磕頭磕的城樓上的官兵都聽的清清楚楚,

直到李世民派內侍出來多番勸阻後,這些人才三呼萬歲,一步一回頭的離開.

對於吐谷渾,雖然因為災情的原因,沒能出兵,但當年底百騎在吐蕃的密探傳回訊息說吐蕃剛剛收服了羊同,就又秣兵歷馬往北方吐谷渾邊境方向大規模增兵的時候,李世民馬上就明白過來,這是吐蕃使節已經回去了,因為使節和吐谷渾的流血衝突,吐蕃準備對吐谷渾報復用兵了.

於是,李世民派了一個叫馮德遐的使臣前往吐蕃撫慰.

至於這撫慰該怎麼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武元慶聽到這訊息後,腦中浮現的第一句話,皇帝真能彎彎繞.是的,武元慶覺得李世民就是在彎彎繞,這個撫慰二字是在巧立名目是在掩蓋他的真實意圖.

說不好聽的點,大家才第一次通聘好不好,人家吐蕃還不是大唐的屬國呢,你有什麼理由去撫慰.

撫慰這兩個字,一聽就知道是以上對下的詞,國家之間用,只能是宗主國對屬國來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