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惡趣味的武元慶(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元慶一開始犯了想當然的錯誤.他以為祿東贊在後世不管是電視,還是歷史書,小說等等裡邊都叫祿東贊,那名字就應該是祿東讚的,但他忘了藏族人的名字和漢族是不一樣的,當然語言也是不一樣的.
所謂的祿東贊這個名字,那都是中原王朝史書上記載的,甚至是到了後世才慢慢統一成這個名字的.
而人家實際上在吐蕃的名字並不叫祿東贊,這就是原名和譯名的區別.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祿東贊,藏名是叫噶爾·東贊,即便是原本歷史上中原王朝的文史上記載的也並不只有祿東贊這一個譯名,而是還有論東贊、大論東讚的名字出現.
後來噶爾·東讚的兒子投降大唐的時候,還以論為姓氏,成為論姓的始祖.
至於說後世都叫他祿東贊,那只是因為這個名字相比其他的更符合漢族人的取名習慣和稱呼習慣,所以才以祿東贊一名為漢族人民所熟知的.
就連大家知道的松贊干布,在新唐書裡邊記載的也是棄宗弄贊,棄宗農《冊府元龜》作器宗弄贊、器宋弄贊、不弗弄贊,《通典》作棄蘇農贊。【△網 .ai .】
所以,用後世知道的名字和現在的吐蕃人對照,對不上太正常了.
尤其現在,吐蕃才是第一次派使節到大唐,祿東讚的名字更不可能出現了,所以尚囊不知道祿東贊就是指的噶爾·東贊也就在不足為奇了.
名字武元慶搞錯了,,連官職都搞錯了.後世大家一說起祿東贊,都說他是吐蕃的大相,多麼多麼有才幹,幫著松贊干布幹了多少事情.
但實際上那都是錯誤的,祿東贊成為大相的時間要往後推不少時間,現在的祿東贊只是松贊干布手下一個比較信任的大臣或者說部族首領.
哪怕是原本歷史上的七年以後,也就是貞觀十四年,祿東贊作為使節到大唐為松贊干布求親,求取文成公主的時候,他也不是大相.
所以電視上演的文成公主和親那段,動不動就是吐蕃大相祿東贊怎麼怎麼樣,純屬瞎扯淡.祿東贊當大相是在貞觀十六年往後的事情了那時候原來的大相被吐蕃的一位大臣瓊波·邦色使用離間計陷害並害死了,後來這位要還松贊干布,結果被祿東贊發現了畏罪自殺了,才輪到祿東贊繼任大相之位.
至於說在那之前的大相則是尚囊,也就是現在武元慶面前的這位.
方才尚囊說的噶爾·東贊,武元慶差不多已經對應上了就是祿東贊,自然對尚囊是吐蕃使節的身份不再懷疑.
但他還是又問了一遍“你們真是吐蕃使節?“,這句話武元慶並不是用的質疑的疑問語氣,而是用的一種調侃打趣的語氣.
但漢語博大精深,吐蕃人就算懂,說的關中話也挺好,但氣急的時候卻也不能馬上分辨出來.
這不嘛,吐蕃人就把他這一而再再而三的問這話當成了是在挑釁,不光大相尚囊變了臉色,那個老是插嘴的人更是要氣炸了,指著武元慶就是關中話夾雜一兩句藏語的怒罵.
對此,武元慶倒是沒怎麼生氣,又不是什麼大事兒,畢竟是以後的兄弟民族,這點涵養,這點面子還是可以給的.
見武元慶面帶微笑,尚囊冷著臉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呀.“武元慶笑了笑說道“我就是覺得你們這當使節當得太不專業了.難道你們來的路上就光顧著埋頭趕路了嗎,難道就沒打聽打聽朝中的動向?“
尚囊一臉懵懂不明其意.
哎,還是文化不夠,腦子也聰明不了.
武元慶長嘆一聲解釋道“你們走到這裡了,難道都沒聽說我們皇帝陛下現在不在長安嗎?“